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
范红先
老河口市竹林桥中学
摘要:本文基于核心素养视角,探讨了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应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设置,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采用探究式、合作式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强化评价改革导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方法;评价改革
一、培养数学核心素养,优化教学目标设置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方面。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优化教学目标设置,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学抽象是数学学科的本质特征,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原理,提高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比如在教学"函数"概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抽象出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本质特征。
逻辑推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是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和创新的基本途径。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探究性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大胆质疑,引导学生运用演绎、归纳等逻辑推理方法,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归纳出勾股定理的一般结论,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是学生理解数学与生活联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模型,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统计与概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整理生活中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直观想象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基础,数学运算是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工具。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核心素养视角下,单一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以《有理数的加减法》为例,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比如教师可以提出"如何将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解决办法,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集体讨论等方式,交流探索心得,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教师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超市购物"的任务,让学生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计算商品总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有理数加减法的知识,还提高了数学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情境中,让学生在玩中学,寓教于乐,比如教师可以设计"分数大战"的游戏,让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和的方式进行PK。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复习巩固了知识,还培养了思维敏捷和计算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信息化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动画、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有理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在线测试、互动答题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个性化辅导。
三、强化评价改革导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教师应强化评价改革导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以《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为例,教师可以采用形成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提问、作业等方式,动态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如何判断两个角是互补角"的问题,观察学生的回答情况,了解学生对互补角概念的掌握程度。通过形成性评价,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真实性评价,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设计贴近生活的数学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比如教师可以设计"设计三角形花园"的任务,让学生运用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知识,合理规划花园布局。通过真实性评价,可以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主体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教师可以制定自我评估和同行评估标准,让学生根据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概念理解、方法运用、逻辑推理"等维度,对自己和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多元主体评价,可以促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自我管理和合作交流能力,教师还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学习过程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学习日志、学习档案等方式,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探究、交流、反思等环节的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应强化评价改革导向,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价和多元主体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表现,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以《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了解学生的概念掌握情况,设计真实任务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自评互评培养反思意识,记录学生学习过程关注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结论:核心素养是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导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系统优化,教师应将核心素养培养作为教学目标设置的出发点,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同时,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采用探究式、任务驱动式等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此外,教师还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等方式,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表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从多维度、全方位进行教学优化,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靳秋波,陈艳杰,孙爱慧.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策略[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23,37(02):119-123.
[2]许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优化策略[C]//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育与创新融合》研讨会论文集(一).横山镇中学;,2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