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于家军
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第二中学
摘要:在高中阶段,田径教学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田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然而,当前高三田径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习压力导致学生忽视体育锻炼、田径教学内容的单调性、教学方法的陈旧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的落后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还影响了田径教学的质量。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高三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促进高三田径教学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田径运动能力和兴趣。
关键词:高三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一、高三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田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然而,在高三的体育课堂上,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高三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他们往往更注重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了体育锻炼。这导致他们在田径课上缺乏动力和兴趣,无法全身心地投入训练。其次,田径教学内容的单调性和重复性也是当前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高三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对于体育课程的兴趣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如果田径教学内容过于单调,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使得整个课堂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动力。最后,教学方法过于传统和陈旧。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示范法,这种教学方法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主动积极参与其中,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以提高高三体育田径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二、提高高三体育田径教学的对策
(一)创新田径教学内容,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传统的田径教学往往陷入单调的循环,缺乏吸引力,使学生逐渐失去兴趣。为了重新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需要对田径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和创新。
例如,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其他运动形式与田径教学相融合,创造出新颖有趣的教学内容。比如将篮球元素融入跑步训练中,通过运球、传球和配合上篮等方式,既能有效锻炼学生的跑步能力,又能提升他们的篮球技能。这种跨界的结合不仅丰富了田径教学内容,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另外 ,针对高三学生,教师可以将田径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体验到跨学科的乐趣。比如结合化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跑步来体验运动对代谢和血液循环的影响,了解人体生理反应的奥秘。同时,教师还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心理健康相结合,通过运动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焦虑情绪。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团体接力比赛,让他们在比赛中学会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同时也能在运动中释放压力,增强自信心。
这样,通过创新田径教学内容,能够重新点燃高三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激情。让他们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中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和成就感,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心理健康的保障。
(二)引入游戏化教学,使田径课堂趣味盎然
在传统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和陈旧,很多学生往往对田径运动提不起兴趣,这给教学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巧妙地引入游戏化教学,使田径教学变得趣味盎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针对高三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以激发他们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接力跨栏大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需要派出四名选手完成跨栏接力比赛。在比赛中,选手需要依次跨越设置的跨栏障碍,并快速传递接力棒给下一位选手。最终,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这种游戏化教学的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跨栏技术和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游戏化的教学方式也使得田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能够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总之,通过引入游戏化教学,教师可以让高三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田径运动技能。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设计竞技挑战,提升运动技能和自信心
田径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种团队协作和挑战自我的过程。为了激励高三学生积极参与田径运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技挑战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团队协作的力量,提升运动技能和自信心。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全能田径挑战赛”。在这个比赛中,学生需要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多个田径项目的挑战,如短跑、跳远、投掷等。每个项目都有相应的得分,最终以总分来决定胜负。这样的设计不仅考验学生的个人技能,更注重团队协作和策略安排。在比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共同面对挑战。这样的经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还能让他们在比赛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挫折。通过竞技挑战,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田径运动的规则和技巧,提升自己的运动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将竞技挑战与课程内容相结合,让学生在比赛中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技巧和知识。例如,在接力比赛中,学生需要掌握正确的传接棒方法和战术安排;在跳远比赛中,学生需要学习正确的起跳姿势和落地技巧。这样的设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能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总之,通过设计竞技挑战活动,教师可以激发高三学生的团队精神和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田径运动技能,还能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
结语:在繁忙的高中生活中,体育课堂成为了学生们释放压力、提升身心健康的绿洲。田径教学,作为体育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升体育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面对高三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实践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积极寻找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帮助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掌握田径技能,同时提高身体素质,保持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刘发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 2021, 000(023):172.
[2]朱凡.基于新课标下的高中田径教学策略探究[J].田径,2023,(07):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