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给学生带来惊喜
熊莉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钟祥镇小学校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思维性强,趣味性强的学科。教学中如何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年龄特点传授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个性发展的需求,选择学生乐于接收的教学方式教学:教学中如何针对农村条件差、留守儿童多,爷爷奶奶又不能辅导的特点,我研究了教材,分析了不同的教法,在实际教学中,利用教材和生活实例,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释这道题是如何思考的?怎样解答才行!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为此,谈几点我在数学课中让生参与数学活动,给学生带来的“惊喜”理解。
一、教学中老师在讲解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后,可以开设一次有趣的“超市购物”活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不同的商品标价为整数;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标价为小数;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标价为分数;活动时,将全班学生分成两部分,一些人表演“精明能干”的商人,一些人则当“聪明挑剔”的客人.学生们把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放在指定的“摊位”上。有新鲜的“水果”,有漂亮的“文具”,有好吃的“糕点”,有好玩的“玩具”......孩子们站在自己演的位置上,大声地吆喝,吸引前来购买的顾客。另一部分顾客也"上场"啦,有的提个篮子,有的拎个袋子,有的推个小车......他们相约而至,东瞧瞧,西望望,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上前去讨价还价。学生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必须正确计算出所购商品的总价格,"交易"才能成功!这样,学生们在一来二往的交易过程中,懂得了“单价x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并在应用中增强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性.这样积极的参与下,学生们得到了锻炼胆量的机会,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常见,与生活密切相关,体会到帮爸爸妈妈买东西,能自己付钱,当一回小管家的快乐!这样来提高孩子们在数学活动中的乐趣,从而在活动中学会知识。
二.教学中教师们讲解除法的初步认识时,由于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太小,又是第一次接触除法。老师们可以设计一个手指游戏和实物教学课前准备活动中,教师安排一个手指游戏来完成“5的分法”爬楼梯游戏:伸出你的左手,展开5根小指,再用右手指把左手的5根手指分成两部分,边分解边讲孩子们说说,有哪几种不同的分法。这种吸趣方法引出“6的分法”--可以用小棒.这样引入自然,学生更容易接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在引入除法时,教师考虑到学生可能不能理解其含义,如果直接引入概念或死论硬背结果,效果一定不佳.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巧妙的运用儿童们喜欢看的动画片一熊大和熊二的故事.设计出一个有挑战性的情境来:熊二是一个爱分享的孩子。有一天,它从树上摘来一些桔子,他想要与熊大分享,可是它不知道怎么分?我们一起去帮一帮它吧!小姐中利用6根小棒,分出6的几种分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分法展示在里板上,孩子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后,教师道时引出:这几种分法中,哪种分法你认为最公平呢?为什么?“孩子们为了帮助可爱的熊大和熊二,各抒已见,纷纷献计献策发表意见....最喜欢熊大3个和熊二3个的分法”,“因为他们分得桔子的数量是一样的,所以最公平”.在热情高涨的讨论中,教师们再让孩子们看看手里分的小棒和同桌比较,是不是一样多,这样的分法叫“平均分”。再在图上把6个桔子每3个一组圈出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教师抓住孩子们热情的氛围中,出示练习题,让他们火眼金睛判断出题卡上面哪些才是“平均分”,让孩子们总结出不管怎么分,我们分的每份是不是都是一样多!孩子们对于“平均分”掌握得很好,在活动中,孩子们相互配合,相互质疑,让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效果也不错。
三.教学中老师讲口算题或公式的记忆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个“竞赛活动”的游戏.教学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四--六个小组,可以由小组选作代表参加;也可以小组间轮流参加,实行“淘汰制”比赛,赛出优胜者。例如老师们准备好若干口算题和需要记忆的公式做成题单次10小题为一组进行抢答。训练时老师要注意提醒每住同学都是组里的一员,都要人人争夺分数为本组争权分值,每组每人分值的总和作为本组的总成绩。另一小姐可以派人作“裁判”,在每组“小老师”的监督下,孩子们积极参与,认真对待题单上的每一道小题,愿意讨论交流、说出自己所获的数学知识,通过题干迅速皆诵出所需记忆的公式....在活动中也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性,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荣誉感,让他们深深的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中的竞赛活动,适用于每一学科。数学科更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人人都想得一百分,都有上进心,都想争第一名.所以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本内容和学生的喜好,适当开展数学竞赛活动,会收到事半功信的效果。这样,就能更好更快地记住知识,将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使数学学习更具有魅力。
农村教育虽然条件有限,但孩子们纯真、善良,有一颗上进求学、真诚朴实的心。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让孩子们体会到: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观察所得,结合所学的数学课本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就需要我们教师付出百倍的努力,挖掘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只要老师们在教学中巧安排、巧设计,让教学活动给孩子们带来“惊喜”,让孩子们有目的地进行活动,让他们脱颖而出,才能思维活跃,让优等生和特困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为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孩子们都能托起明天的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