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达到识字与阅读的双赢
王琴
竹山县张振武小学 442200
摘要: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在小学教育里语文是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语文教育里识字教学需要做到与时俱进,摒弃传统教育模式中的沉痼风气,为低年级小学生营造出科学化、高效率的识字课堂。当前的小学识字教学存在着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语文教师的教学方式大多墨守成规,无法引起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应当为学生的识字学习注入趣味元素,让低年级小学生觉得识字是快乐的事情,并非是一件痛苦的任务。因此,在进行识字教学时,老师一定要常保持教学内容丰富,学习形式新颖,变枯燥无味的识字过程成为有趣浓郁的识字乐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或者“我乐学”。这样小学生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快乐识字学习中,收获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识字;阅读
引言
识字是一门重要的语文课程,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前提,也是最基础、最重要的教学环节。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也逐渐提升,其认知结构的变化使得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随读识字教学作为一门以“知”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发展为目标、以“学”为基础、以阅读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活动,对提高学生的识字有效性有着重要作用。当前,在五年级小学生识字实践中,教师往往将识字环节放在阅读环节中,希望能够借此有效促进识字教学的高效开展。
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开展的意义
1.1开发学生智力
在进行小学阶段识字的教学中,学生必须运用他们的手和脑之间的配合,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在学生学习识字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活跃的状态,因此,开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智力。
1.2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言当中包括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学生的口头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他人的交流得到提升,但是书面语言能力是要通过文本和系统的学习才能得到提升。在进行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要对字的读音与字义以及字形进行理解与掌握,在这样的学生当中就能够促进学生的书面语言能力。
2分析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现状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对学生起着启蒙作用,是学生认识汉字、积累汉字的主要渠道。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多数语文教师倾向于使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识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明显,通常会把课文中的生字词一一罗列,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学生的阅读探究就显得极其多余,对文本阅读也会不深刻,教学环节固化。这种将识字和阅读教学割裂开来的模式使得学生的主动思考的意识薄弱,缺乏足够的探究空间,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过度强调教师意志的引领作用,容易让学生对教师愈加依赖,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理论,而不愿意主动去验证、创造,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一种制约。
3浅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达到识字与阅读的双赢
3.1扩展教学内容,展开多样化教学
在当前“双减”背景下,为了减轻低段小学生学习负担,教师应注重在课堂上对教学内容扩展,而不是将过多的作业留在课后。教师可以挑选一些简短和单元内容关联度较强的文章让学生在课上完成阅读,在阅读中教师可以对生僻字提示,必要的情况下进行解释,以此让学生在阅读中认识更多的字,并巩固所学字词,而且还能达到提高阅读水平的目的。此外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阅读比赛,识字比赛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和识字活动中。
3.2建立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在小学语文阅读课当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使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可能因为枯燥的学习消磨学生的耐心。所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教学,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视频、动画或者音乐等形式引导学生融入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以视频和音乐的声像结合形式体现文章中的内容和故事情节,创建与文章内容符合的教学情境,呈现出生动、形象的文章内容,以强烈的视听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阅读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具体的表现是语文老师可以利用视频把文章描绘的画面直观、形象地呈现到多媒体上,再以音乐烘托学习气氛,建立文本情境教学,以这样的方式激起学生的猎奇心理以及认知形象,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3.3创建阅读、识字环境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创造教学情境,渲染一种氛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展开阅读和识字。此外中国汉字具有“象形”的特点,和具体的实物有着紧密的关联,为了帮助低段小学生更好地识字,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或者绘图的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字,进而达到识记的目的。
3.4精读文本,理解含义
在小学生识字过程中,精读课文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学生能从精读中认识到整个故事的脉络,并记住相关的汉字。然而,在汉字的精读和记忆中,教师要注意:首先,要把“会认”与“学会”分开。在学习汉字时,作者通常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先在文中勾画出这些字,再根据笔画的笔画进书写行练习。而对已经认识的汉字,则要使学生在读写时能熟练地读懂,使他们对会认留下印象。其次,对于需要学习的字,作者要求学生在阅读后做一些简单的组词造句,并让他们记住。再次,掌握汉字的意义是精读的关键,这种学习方式通常是让学生把课文的前后句联系起来,使其更好地记住。
结语
总之,没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十全十美的,老师要不断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方式,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他们后期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总之,对高年级学生进行随读识字教学长期以来依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当然,要正确地使用随读识字,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现实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班级的教学方法,使小学生能愉快地读书、学习和识字。
参考文献
[1]盖白杨.小学生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75-76.
[2]李新春.小学生语文识字中趣味教学运用探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4):59.
[3]吴洁.论小学生语文趣味识字教学的方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119-120.
[4]林雪玉.例谈小学高段阅读教学中随读识字的落实[J].广西教育(义务教育),2021(8):109-111.
[5]孙霞.小学高段语文随读识字阅读教学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1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