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索

摘要 【摘要】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想,还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设计丰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思维。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结合不断发展的数字教学技术,引入学生实践社会生活中的经历,不仅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探究学习经验,还让感悟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实践能力。
DOI
作者陈生明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 2月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探索

陈生明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泉口镇寄宿制小学

 

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不仅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思想,还需要教师从学生角度出发,积极设计丰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思维。因此教师应当积极创新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动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师需要结合不断发展的数字教学技术,引入学生实践社会生活中的经历,不仅让学生积累丰富的数学探究学习经验,还让感悟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模型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

现阶段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新课标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师应当学习先进的数学教学理念,将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融合,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践生活经验,考虑小学生的数学认知特点,在遵循学生数学学习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探索如何将综合实践问题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模型思维,让学生深入了解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数学知识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浓厚的学习动力。

一、分析学生数学认知,精选适宜教学主题

教师需要积极结合学生的数学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在数学学科中所展现出的兴趣爱好,深入挖掘数学教学核心问题,精心设计适宜难度的综合与实践教学主题。然后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深度思考活动背后的数学结论,探究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数学实践经历,还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如何利用数学工具测量生活中的真实事物,分析数学主题活动背后的数学原理,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观察现实社会中的数学现象。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认识东、南、西、北》的课程时,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生活中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指定的一个方向,准确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所在的位置。这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能力,设计寻找宝藏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结合宝藏地图以及生活中经验,准确描述宝藏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空间思维观念的快速发展。

二、创设实际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思维

教师为了有效提高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生动性,可以设计具有复杂操作性的教学实践活动。并且教师积极准备活动时所需要的具体设施,创设实际问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提前收集与活动相关的素材,不仅有效锻炼学生课下搜集相关信息的数据处理能力,还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提高学生对综合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然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在实践活动中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强烈关联性,培养学生的良好数学应用思维。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吨的认识,吨和千克的换算》的课程时,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质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规律。这时教师可以创设曹冲称象的实际教学情境,通过趣味性的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问题探究思维。并且教师结合丰富的视频教学素材,营造出生动直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尝试找出科学合理的称重方案。并且教师需要鼓励小组内部的交流探讨,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自身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有效丰富学生的度量探索学习经验。

三、组织项目式教学活动,锻炼解决问题能力

教师在设计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时,可以积极组织项目式的教学实践探索,引导学生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载体,尝试灵活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并迁移其他学科的知识储备。不仅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巨大价值,还可以强化学生跨学科融合的数学学习能力。并且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团队分析项目中的实际问题,探究真实情境中所蕴含的数学关系,锻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挖掘数学问题的实践能力。然后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多学科融合的分析方法,探究问题的科学解决办法,锻炼学生利用数学思维解决实践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当教师向学生讲解《度量衡的故事》的课程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索我国古代所采用的度量衡制度,指导学生积极利用丰富的数字技术查阅网络资料,理解度量衡统一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探索度量方法时,借助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加深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深入理解,认识我国度量衡的发展历史。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学习新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设计理念。教师通过组织开展丰富的综合与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认知能力。并且教师需要创设实际的问题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不仅培养学生的高阶数学思维,还可以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技巧。同时教师还需要组织项目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锻炼学生协同合作的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左哲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教学现状及策略探究[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8):1.

[2]李丽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索[J].新教育(海南),2019(25):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