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职教育中,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获得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在目前的现实体育教学中,不管是在哪个学段,教师的教学手段都较为单一、枯燥,缺少一定的创新,教学理念滞后,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降低,最终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为高职体育教育提供一些可借
DOI
作者石志勇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时期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石志勇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 天津市 300270

摘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是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高职教育中,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中,获得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然而,在目前的现实体育教学中,不管是在哪个学段,教师的教学手段都较为单一、枯燥,缺少一定的创新,教学理念滞后,从而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降低,最终导致了体育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有效提高。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如何提高高职阶段的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为高职体育教育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有效性;优化;措施

一、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首先,未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观。在多年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部分教师仍然不能转变教育观念。当前,许多高职体育教师没有能够将自己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他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体育活动等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很难与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例如,仍然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还有教师过分重视健身运动的技术性,将其作为教学目标,而不是让学生学会利用这些技术达到健身的目的,本末倒置,对体育教学的目标和手段认识不清。其次,高职体育课的训练方法与内容相对滞后,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因循守旧,按部就班。在体育理论和知识方面,教师们依旧局限于固有知识,没有跟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因此,表现和传授的体育精神和体育教学目的,不能满足学生们的运动需要。当前,体育教育理念倡导“终身性”“健身性”等,但当前的体育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体育教育的目标。体育运动具有更高的趣味性和更高的娱乐性。当前,在高职体育教师的教学和训练方法上,缺少了新颖性和趣味性,开放性和多样化不足,难以满足高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与此同时,体育教学也缺乏针对性,缺少了主体和个性化。此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尽管一些体育教师努力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来,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但是,由于对高职体育实践教学职业性的价值、目标、内容和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与研究不深,使得这些方法与手段的尝试大多停留在形式层面上。最后,未能开发适合高职学生专业特点的体育课程。高职学校专业构成复杂,各有特色,不同专业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专业特点,每个专业对身体和心理的素质有不同的要求。另外,不同专业所引发的职业病并不相同,这就要求中等职业院校需要根据专业性质来开展体育教育,提高其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发挥体育教学的预防保健作用。但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尽管高职体育教师会按照学生的兴趣备课,但是其备课内容却忽视了高职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专业要求。

二、新时期高职体育教学的优化措施

(一)基于职业能力导向,优化体育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知识、体育技术、体育技能掌握的深度和广度,关系到能否满足高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适应能力的需要和提高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对此,高职体育教学内容应改变传统的以学龄段划分教学内容的常规做法,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为出发点, 在对专业知识点、技能点、工作岗位的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优化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体育教学内容与专业岗位健康安全要求有机结合,进行体育项目的设计和体育锻炼,以达到职业适应能力的要求。

例如:财务会计和计算机类专业与财务会计、软件开发、网络管理、电子商务等职业相匹配,而职业体能则需要具备较长的坐姿和专注的能力,同时还需要发展出较强的腰背肌力量,颈椎腰椎的一般耐力以及手指的协调性。可以在体育课上选择一些运动项目,如乒乓球、羽毛球、俯卧撑、体前屈、跳绳等。又如,机电类专业与职业岗位机电设备操作、机电设备维修、工艺装备以及自动线的设计制造等相对应,体能的要求是拥有良好的静力性耐力、手指的灵巧能力和上肢的力量等,着重发展肩带躯干的耐力、上肢动力性耐力和滞空能力等,在体育方面,可以选择游泳、球类、单杠、举重、哑铃等运动项目,让学生在体育方面进行锻炼。再比如,与酒店服务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是营销与公关、前厅、酒店管理等。在体能方面,需要具备良好的形体与姿态、上下肢协调等能力,要着重培养身体的耐力、动作的准确性和灵敏性等能力。在体育课程中,可以选择羽毛球、跳绳、韵律操、健美操、游戏、体型训练等运动项目,让学生们可以在这些运动项目中进行锻炼。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增强体育教学实效

1.运用信息化手段,共建共享资源

传统的高职体育教育资源较为零散,没有进行有效的整合,这些资源的形式比较单一,与教学实际不符,而且经过编辑和修改的资源也不能实现实时的共享,这对教师的自身发展不利。而且,体育教学资源隶属于不同的教育单位,体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局限于学校内部,使体育教学资源成为了一座"孤岛"。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消除了体育教育资源的"孤岛",使体育教育资源能够在网络上实现各地的共享,各个高职院校 纷纷对此做出响应,积极地倡导构建体育信息资源平台系统。

例如: 微信公众号中有体育教师资源库、名师课堂实录教学视频、体育教师学习库等,还有各类 APP和各类网络平台都可以实现体育教学资源共享。教师可以以自己的需求为依据,在公众号、 APP以及网络平台上,搜索自己想要的体育资料。另外,网络平台内有丰富的教学教案资源,老师可以直接获得和使用,还支持下载打印,比如教案、图片、运动视频、课堂视频、室内课课件等。这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拓宽知识宽度,还将教师的创作存储下来,形成教师个人学习空间,资源可循环利用,比如创建保存好的教学计划,下一次可以直接使用,教师可以对自己的教学智慧结晶进行总结和积累,从而形成自身的教学特色,这也对教师自身教学生涯的发展有帮助。与此同时,还能实现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逐渐地对优质的教育资源进行优化,使教师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2.应用翻转课堂,弥补传统体育教学的不足

翻转课堂教学视频精简而丰富,内容是针对体育某些特定内容进行详细讲解。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比较短,制作几分钟左右的视频更能被学生所吸收接纳。微视频的内存比较小,但由于时间比较短却很清晰,并且可以进行倍速,回放和暂停等功能,对体育教学内容的传递有很高质量的保证。

例如:将翻转课堂运用到分解动作示范上,与传统的教学示范相比,它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挺身式跳远的教学示范,从起跳、腾空步、挺身、到收腹举腿等动作,教师都很难将分解动作示范出来。此外,传统的教学讲解示范经常是一过性的,教学示范也不能兼顾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翻转课堂却可以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在诸如篮球、排球战术示范和演示等项目中,翻转课堂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出教学内容,让讲解变得更加精炼,与传统的体育课堂相比,它变得更加直观、生动,更容易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从而更好地规范他们的动作。

 (三)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式教学,教师对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进行引导,营造一种轻松、融洽的学习气氛,创设具有启发意义的教学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打开探究的思维,自主地探索体育课程中的技术原理、动作结构和训练方法,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转变。

例如:在学前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针对该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和从教质量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幼儿体育教和学的能力。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以已学知识为基础,指导学生选择儿童故事、儿歌、音乐及手工制作道具等,展开教学情境的设置,自主创设各类幼儿活动性游戏、户外体育活动以及基本体操等。强调运用“诱导”“自主”“探究”“合作”“评价”等各种教学方法,以实现融“因势利导、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自主评价”一体化的高职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四)坚持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模式

实际诉求中出发,拓宽课程学习内容。不同学生个体的身体素质和机能存在一定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既要考虑到运动水平较高的学生,也要关注运动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平衡,根据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体育锻炼需要来安排新的教学内容和目标,制定设计契合学生个体发展的体育课程,以尽可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诉求。

例如:在体育乒乓球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掌握乒乓球运动技术能力和握拍手法的不同,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徒手动作练习组、直拍反手推挡练习组、横拍反手推挡练习组、直拍横打反手练习组。徒手动作练习和持拍动作练习在教学内容上属于不同的层级,而直拍与横拍的分组则体现了兼顾个体差异的原则,直拍横打反手练习组则体现出较高层级学生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五)推行游戏式教学,提高体育课堂趣味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提高他们在课堂上的兴趣和探究精神,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自身的潜能,可以在高职体育课堂上推行“游戏式”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体育教学效果。

例如:球类运用是高职学生喜爱的项目,在练习基础技能时,为了减少枯燥感,教师可以融入经典游戏活动,如“墙射球”“绕桩接力”“双麻花”“颠球小能手”“穿越五关”等,可以有效训练学生的传球、控球及投球等一系列技能。在运动课堂中,老师采用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具吸引力,使教学更具趣味性,更能增进师生间的互动,形成一种融洽的互动关系,促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中提升自身体育知识技能,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六)充分发挥体育学科德育优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不仅要保证体育课达到学时数,同时还要开设丰富的体育课程,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开设特色体育课程。首先,根据高职学生的特征,体育教师可以选用那些可以起到良好锻炼效果、积极地渗透德育教育。例如,在日常的教学竞赛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一个安全、平等、友爱的运动氛围中,体会到团体的温暖和精神情感上的愉悦。在经历挫折与磨难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能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精神情感力量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教师还可以选用一些较富有特色的体育运动项目,从体育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开展爱国教育。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打篮球、足球、排球等球类运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高职院校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专业特点进行组织,把外在的教育需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

此外,实施德育的途径多种多样,体育教师需要提高对体育课堂的控制能力,在教学的各个方面精心设计德育内容,如德育与体育课堂常规、着装要求相结合,通过课堂常规教学,使学生能够严格遵守纪律,养成自律的习惯,从而尊重教师,在一切行动中服从命令,增强集体荣誉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注重自己的言行,通过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榜样。利用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及时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学生技能练习过程中摔倒时,鼓励其坚强不放弃;比赛过程中发生矛盾时,教育学生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按照比赛规则讲究公平公正。把先进模范故事融入课堂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例如利用多媒体在课堂前观看邓亚萍、许海峰、刘翔等奥运冠军的先进事迹和赛场录像,以启迪高职学生的爱国热情,并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利用全国残疾人体育竞赛视频启发学生顽强地拼搏,热爱生活。

结语:

体育是高职教育中的一项重要课程,在落实素质教育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职体育教育的实效性是开展体育教育的关键所在,对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要想显著地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重视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同时也应该按照高职院校培养实用性、技能性人才的目标,通过大量的实践,探索出一套有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育特色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与此同时,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的时候,要注重个性化、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强化对学生练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俞佩玉.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 体育风尚, 2019(6):1.

[2]曲倩倩.新时代高职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分析[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1):46-48.

[3]黄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1):55-57.

[4]任鹏.基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35(11):28-30.

[5]宋淑艳.高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探讨[J].内江科技,2022,43(06):128-12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