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杨洋
四川省仁寿县禾加镇幼儿园
摘要:美术是审美的一种体现,教育界及家长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美术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幼儿发展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园教育中,传统的美术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幼儿的需求。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我们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个性化美术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一、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多样化,但现实中教师使用的传统美术教育方法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个性化教学,教学内容单一,缺乏趣味性等。这些问题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更为突出。同时,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很难满足每个幼儿的需求,使得一些具有特殊才能和天赋的幼儿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使幼儿们失去兴趣,甚至对美术产生厌恶情绪。
二、现阶段幼儿园美术教育解决对策
(一)启发幼儿的想象,培养幼儿艺术表现能力
幼儿首先需要感受和体验的是一个真实的氛围和情境,而一个良好的艺术氛围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环境中注重布置环境,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环境,如墙上悬挂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铺设装饰充满创意的地毯,使环境形成富有艺术气息和感染力的氛围,为幼儿的美术学习实践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主要是让幼儿在特定的主题情境下对艺术进行创作。在情境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幼儿可以通过自我表达来充分发挥各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实现情感的沟通、感性的体验。教师在情景实践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多方面引导幼儿,给予丰富的材料资源、启发幼儿的想象,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实现全面的美术艺术体验。在幼儿美术学习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幼儿艺术表现能力,让幼儿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表现技能。例如,在幼儿掌握基本的色彩概念、贴纸拼贴、造型拼凑过后,教师可以逐步引导幼儿更深入的学习如如笔画、构图组合等技巧。其中,教师的重要任务是让幼儿在表现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在不断的成长。这样使得幼儿美术情境实践教学成为一种富有自信、乐观向上的体验过程,以此培养幼儿自我获得成功的能力和心理素质。
(二)实施教与学统一,挖掘幼儿潜在能力
我国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教学要通过实际教育进行,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片面遵循统一,这样容易埋没有美术特长的人才,为了解决这样的矛盾,教师就应该在统一教学中积极挖掘个体的潜在能力,并进行的差异化培养。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的"统一性",使所有学生都能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的基本要求。因此在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也应该落实这样的"统一性"。譬如在基础技能讲解上应该保证教学统一,而在绘画风格培养上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培养学生个性。
(三)鼓励学生创造,增加学生创作信心
教师应当站在其角度去思考问题,理解其思维与想法,考虑到幼儿的心性及特点,给予学生鼓励与肯定。这将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创作信心,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其创造力。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来到阳光下,让他们观察不同事物影子的变化,如树木,房子,同学们的。让他们将影子画下来。由于幼儿的思维天马行空,虽然画的千奇百怪,教师也应对他们进行鼓励,以增加他们的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四)尊重学生审美个性,规范教师言行
尊重学生们的审美个性,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系列的行为。美术一种体现个性的学科,很多有名的美术家都是充满个性的,独立的,正是这种艺术的体现,才让美术顺利的发展到今天。教师在授课和评价幼儿的过程中,要将这种美术理念传授给幼儿,让幼儿从小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师要多采用新鲜的理念去备课,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来制定不同的作品,而不是仅仅依靠于教学教材的表面,让每个幼儿根据自己的个性去做出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教师也要多善于使用温柔的语气引导幼儿。比如:“我认为某某画家画的最好”等等这样的正面的表达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语言的强大,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核对美术的判断力。
三、转变培养师生关系,共同欣赏创造美
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认为只有自己的审美也是艺术,那必然是一种不可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与幼儿一起对美术进行欣赏,让幼儿自己发挥想象和创作力。让幼儿在这样的环境下,感受到教师与自己的平等的,进而与教师有和谐,信任的关系,让幼儿感受到自己与教师是共同在欣赏艺术,而不是教师是艺术家,而自己是欣赏艺术的观众,这样才能有助于幼儿欣赏艺术的兴趣。
结语:总之,美术教学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力,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和兴趣爱好。本文介绍了个性化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些有效的美术教学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够为幼儿园美术教师提供一些帮助,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开展个性化美术教学,促进幼儿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