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陀螺教学与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陀螺的起源很早,在我国山西的一处遗址中曾发现过一只石制的陀螺,研究发现是四五千前年新石器时代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陀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而对于陀螺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后魏时期,当时陀螺被称为“独乐”。但独乐不如众乐,陀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今天,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如,瑶族、哈尼族、拉祜族等,都有打陀螺的传统。陀螺也被列为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在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农历除夕前两三天到新年正月十六,还会举行盛大的陀螺节,热闹非凡。
DOI
作者王婍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第5期
出版日期2023-07-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体育陀螺教学与研究

王婍

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

【摘要】陀螺的起源很早,在我国山西的一处遗址中曾发现过一只石制的陀螺,研究发现是四五千前年新石器时代的产物。由此可以看出,陀螺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而对于陀螺最早的文献记载,则是后魏时期,当时陀螺被称为“独乐”。但独乐不如众乐,陀螺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娱乐活动。今天,在我国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的少数民族,如,瑶族、哈尼族、拉祜族等,都有打陀螺的传统。陀螺也被列为我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上的比赛项目。在壮族聚居的地方,每年农历除夕前两三天到新年正月十六,还会举行盛大的陀螺节,热闹非凡。
  【关键词】打陀螺;体育课堂;教学方法;民族文化
  打陀螺是一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深受壮族、瑶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喜爱。笔者将打陀螺运动引入学校体育课堂教学,深入研究了打陀螺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注意事项,提出了以示范讲解、游戏表演、比赛、技能考核等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并在学校推广,对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一、让学生认识打陀螺运动
  陀螺的制作非常简单,一般使用一根比较短的木头,将其一头削成圆锥形,再在圆锥的顶端钉上一颗铁钉,陀螺就制成了。陀螺做好了,还需要做抽打陀螺的鞭子。鞭子用一根木棍,绑上粽叶或棕绳即可,有的地方甚至不用木棍,直接从绳子抽陀螺。壮族人玩的陀螺,一般由樟树、番石榴树或龙眼木等坚硬圆木头制成,陀螺高度在10厘米左右。根据不同的人玩,还可以制作不同的大小,比如,小孩子玩的一般较小,大人玩的则要大一些,视个人而定。玩陀螺,只需用绳子将陀螺绕几圈,然后用力往地上一丢,陀螺就会自动旋转起来,然后用鞭子抽打陀螺,陀螺就会不停地转。玩打陀螺所需的场地没有很多限制,只要地面平坦,够宽敞就行。可以说,打陀螺是一项十分容易上手,而且制作简单、限制条件少,十分接地气的运动。
  二、打陀螺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讲解示范法是指教师在上课时,先进行认真详细讲解打陀螺运动的历史知识、项目简介、游戏方法、场地要求、比赛方法规则等相关知识内容。然后再向学生示范打陀螺运动中的放陀螺、打陀螺等基本动作的要领。此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等媒介,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各种技术动作、比赛方法。此种教学方法适合用于班里大多数学生对陀螺运动都是零基础的这种学情情况。
        2.游戏表演法。游戏表演法是指上陀螺课时,教师安排骨干学生进行放陀螺、打陀螺、个人比赛、团队比赛等技术动作现场表演展示,让学生了解打陀螺运动的整套动作技术和比赛方法。通过观看表演,教师要适时向学生传授相关技术要领、比赛规则等知识。此种方法适合用于班里有少数学生掌握陀螺运动技术要领及比赛方法的这种学情情况。
         3.比赛法。比赛法是指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打陀螺比赛,可进行个人比赛、团队比赛。教师在组织学生比赛时,除要承担裁判工作外,还要向学生传授打陀螺运动的相关动作技术和比赛方法规则等相关知识。此种方法适合于班里已经有少部分学生精通陀螺运动技术要领和比赛规则方法的这种学情情况。
         4.技能考核法。技能考核法是指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陀螺单项或整套技术动作考核打分,以此促进学生进行高质量陀螺运动项目学习,对学生掌握陀螺运动技术和规则要求较高。此种方法适合用于全班大部分学生已掌握打陀螺这项运动的这种学情情况。

三、打陀螺比赛办法
  陀螺比赛由两队进行,一方守,另一方攻。在比赛场地上,守方先用绳子将陀螺旋转起来,然后攻方将己方的陀螺抛掷出去,撞击守方正在旋转的陀螺。如果攻方将守方的陀螺撞击出比赛场地,或者守方陀螺在比赛场地内旋转时间更长,就得分。比赛采取累积计分的方式,哪队得分最多,哪队即是最后的胜利者。陀螺比赛一般是在平坦、无障碍物的地面上进行,包括比赛场区和无障碍区。其中,比赛区长20米、宽15米。在比赛场地的边缘还要设置2米以上的无障碍区,以保证比赛进行过程中不受到干扰。守方预备区和攻方预备区,都是在这2米宽的无障碍区内。比赛所采用的陀螺,除了圆锥顶端那颗金属钉外,其他都要采用非金属材料。而且陀螺要保持本色,不能给其涂上颜色。比赛用的陀螺一般为圆头,直径在9厘米到10厘米,高度在10厘米到12厘米(包括钉子的高度),重量在800克到900克。比赛前,陀螺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陀螺达到标准才可以使用。打陀螺比赛所用的鞭子也有一定的标准。鞭子份鞭杆和鞭绳两部分,可以用鞭杆,也可以不用鞭杆。如果使用鞭杆,鞭杆的长度一般不超过0.6米。鞭绳的制作不能使用金属材料,长度男子为6米,女子为5米(不得少于2米)。鞭绳的粗细没有要求。
  综上所述,将打陀螺运动引入学校体育教学课堂是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有效补充,是学校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有效育人途径;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坚持“五育”并举教育方针政策的有效举措。

参考文献:

[1]柴娇. 中日高中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比较与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5,34(06):60-65.

[2]付宏山. 浅析民间体育项目进入高中体育课教学的重要性[J]. 科技信息,2010,(20):26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