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在逐步深入。在这个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研究了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所帮助。
DOI
作者李威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如何提高幼儿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姓名:李威

单位: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实验幼儿园 邮编:5144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也在逐步深入。在这个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不断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幼儿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研究了提高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一、更新信息化教学理念,与时俱进

社会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不断更新,幼儿园教师需要更新观念和意识,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成长和适应当今社会。教育理念影响教师的教学方法,而教学方法又会影响教学效果。如果幼儿园教师因工作压力大、时间不够而放弃使用信息技术,认为传统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这样的观念会阻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发展,也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园教师作为幼儿园教育革新和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实践者,应主动接受新理念,树立信息技术技能意识和多媒体教学意识,逐渐养成应用信息技术的习惯,并将其应用在教学工作中,改变按部就班、规行矩步的状态。此外,幼儿园教师还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儿童观。他们不仅是幼儿学习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和协作者,还应根据信息化的趋势,担任幼儿教育游戏资源的开发者和实践者。同时,幼儿不仅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还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意义的建构来获取知识。幼儿园教师应明确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育现代理论,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信息技术嵌入活动过程中,逐步培养幼儿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思维。

二、营造信息化氛围,鼓励教师共同发展

1.建立信息化规定和参与竞赛。幼儿园应制定相关规定,鼓励教师采用信息技术辅助工作和教学。同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的知识竞赛和教案设计大赛,观摩优质课比赛,学习相关政策文件。此外,幼儿园可以申报科研课题,鼓励教师加入课题小组,提升教师的学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建立激励机制。教师的成长需要激励,“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幼儿园教师是关键”,建立激励机制能够刺激幼儿园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积极性。幼儿园管理者可以《中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为依据,结合自己幼儿园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机制。根据教师在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和效果,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薪酬激励和名誉奖励,激发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

三、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构建共享平台

1.加强校本教育资源建设。幼儿园应加强对校本教学资源的重视,建设教育资源库。可以招收专业技术人员,成立资源库小组,鼓励教师参与其中,收集和整理教案、课件、教具、案例资源等,创建属于幼儿园的网页,形成开放的共享体系,方便教师学习和汲取。

2.创设学习与交流平台。幼儿园可以创设特色的学习与交流平台,方便教师学习和交流,加大对幼儿园的宣传,促进家长与教师的交流,加速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化提升。

3.推动教育信息化研究与创新。幼儿园应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创新,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适合幼儿园的信息技术应用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与创新,可以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通过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构建共享平台,幼儿园可以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推动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与创新,也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这样,幼儿园的教师可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幼儿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四、强化职后培训制度,整合理论与实践

1.建立完善的职后培训制度。学校行政管理和相关机制应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支持和重视,建立完善的职后培训制度。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和内容,确保培训的实施和落实。同时,收集教师对培训的反馈和评价,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式。

2.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职后培训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教学相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培训内容应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引导教师将这些技能运用到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全员参与,避免分化。职后培训应全员参与,避免优秀教师和其他教师之间的分化。每个教师都应重视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参加培训和继续学习。通过培训,提高整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共同发展。

4.保留各科教学特色。在职后培训中,要保留各科教学特色,避免一刀切的信息化模式。教师在培训中应学习和掌握通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要灵活运用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保持教学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的关键,通过加强职后培训制度,整合理论与实践,全员参与,保留各科教学特色,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五、教师间增加有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自主实践,提升自我学习发展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学习和发展不再受限于年龄和地域。除了参加职后培训外,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实践来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例如,利用微信、QQ等平台与优秀教师、优秀案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和反思。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获取到实际教学中的资源和经验,了解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整合情况,并对优秀课件模板进行具体化改进,以满足自己所教学科的需求。

教师应该认真记录实际教学中对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需求,并增加与同事或专家学者交流的次数和频率,共同解决信息化实践中遇到的困难。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教师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且能够更好地应对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挑战。

总而言之,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趋势,教育部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信息化的政策文件,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在学前教育领域,信息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趋势,信息技术与幼儿园课程的整合对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当今幼儿成长发展的需要,幼儿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当前信息化的趋势下,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势在必行的任务。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幼儿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并提出了提高能力的合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庆龄.信息技术2.0视角下幼儿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与提升策略[J].中国新通信, 2023, 25(1):3.

[2]殷淑莉.试论如何提高幼儿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J].学周刊, 2020(27):2.

[3]王晓文,汤玲.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家教世界,2023(12):61-6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