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进行教学

摘要 【摘要】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创新,而这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应用微课教学,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为优化教学提供支撑。同时微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显著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打造高效率的地理课堂。
DOI
作者洪美义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1期
出版日期2024-03-0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刍议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运用微课进行教学

洪美义

云南省怒江州民族中学

摘要: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信息化的产物在教育教学中得到了师生的广泛欢迎。为了达到新课改的要求,教师要在教学方面进行多维度的创新,而这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因此地理教师要善于应用微课教学,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为优化教学提供支撑。同时微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能显著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降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难度,活跃课堂氛围,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工具,打造高效率的地理课堂。

关键词:初中地理;如何运用;微课教学

引言

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实践创新了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及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应用能力,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基于此,对微课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深入探究。

1微课特征

(1)目标明确,短小精悍微课目标即以短小精悍的视频或音频形式呈现学科中某一知识或重难点知识。其中“短”即视频与教学活动时长短,与中学生年龄、认知特征相符,有利于高效维持学生注意力;“小”即资源容量小,以主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精”即所有教学内容均为教师精选,教学活动精彩十足;“悍”即功能强大,交互性强,应用面广泛,效果显著。在内容方面,微课服务于教学中某个难以运用语言清晰阐述的学科知识或教学环节,其中教学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实验操作、延伸任务或主题活动。(2)主题突出,教学目标明确微课在于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其针对性较强,目标单一且主题明确,内容高度凝练,学生可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在制作微课主题前会精心备课,从而达到在短时间内运用简单语言清晰阐述知识点目的,所以主题突出。学生能够根据自身薄弱点选择对应课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更能迅速解决学习疑难问题。

2初中地理教学问题

首先,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老师和学生是两个对立的个体,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得学什么,教师都是按自身想法进行教学,而这也就会导致学生发展受到限制。在地理学科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不强,遇到问题时大多会选择向教师“求救”,这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意识。初中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很难将自己的思维逻辑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造成他们所掌握的地理知识较为片面、零碎,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对知识的连接性也较为浅薄,这对学生的地理学习和学科素质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学生很难跟上教学进程,对已学知识也难以理解。在地理方面,需要学生能够读懂地图上的信息,将相应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对大量的概念进行记忆,对相应的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同时还要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联系,对地理问题进行汇总,并将空间虚拟知识转化为现实内容。这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量,以及较强的理解能力和分辨能力,还需要学生对空间问题进行合理的处理。如果学生不会抓住错误的地方,不会记住正确的地方,他们的理解就会有偏差,这也会削弱学生学习地理的信心。其次,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地理的概念信息比较多,而且许多名称和定义都比较混乱,所以地理老师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往往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很少有时间来进行知识互动。

3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策略

3.1运用微课,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微课既是作为信息技术得到广泛推广的主要形式,也是网络技术实现灵活应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灵活地应用微课,通过形象简短的形式,构建完善、系统的地理体系,并依据相应的顺序,从浅至深地将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以促进课内外的知识统一,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这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课堂学习范围,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2运用微课将地理知识形象化,降低学习的难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理解能力在逐渐增强,而地理学习的难度也逐渐提升。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仔细听讲,还需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如果初中生的理解能力较弱,就无法及时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就会存在学习基础不扎实的问题,长时间下去学生会逐渐丧失地理学习的兴趣,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学习成绩也会出现下滑。学生还会认为地理学习的难度较大,自信心受到打击,这些都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健康发展,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初中地理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教学方案和教学形式进行优化,通过微课的方式把复杂的知识形象化,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逐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和规律,让学生能紧跟教师的步伐,在课堂上轻松掌握地理知识。

3.3教学资源多元化,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一般都是教材内容、教学参考书、课程标准及练习册等,这些教学资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教学思维,导致教师的教学思维固定化、模式化,教学模式也十分陈旧单一,学生学习初中地理学科的质量也很难得到提升。但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与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整合拓展了教师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互联网上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资源十分丰富,几乎涵盖了其教学的各个章节知识,且种类也五花八门,不仅包括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和音频等,还包括了许多文字资料。这些教学资源的出现丰富了教师在备课时的教学资源渠道,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教师原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便于教师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结语

现代教育教学因快速发展的互联网发生较大变化,学生因微课激发潜在探究知识兴趣,提升学习能力。地理教师在微课协助下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师生角色也发生转变,其中教师可通过后台数据评价学生学情,最重要的是调动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马领弟,李慧.基于微课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18(11).

[2]陈丽雯.微课有效提升初中地理学习质量的实践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6).

[3]谢银雪.基于微课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亚太教育,2018(1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