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摘要 【摘要】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法治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DOI
作者骆木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1月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与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骆木旺

 福建省晋江市阳溪中学

 

摘要: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法治意识的培养已成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的现状,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育;道德与法治;法治意识;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法治意识的培养已成为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是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学校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树立法治信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实践应用

优化课程内容,注重实践应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关键环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从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将抽象的法律知识具体化、生动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首先,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生活圈子和日常经历,了解他们所面临的法治问题和困惑。例如,针对校园欺凌、网络安全等与学生息息相关的话题,教师可以选取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从法律角度进行分析和思考,让他们认识到法律在维护自身权益方面的重要作用。其次,教师还应关注社会热点和时事新闻,及时将最新的法律动态和案例引入课堂。通过讲解和分析这些案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增强他们的法治意识和责任感。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平台,让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提升法治素养。

2.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的又一重要策略。情境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与法律知识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他们更加直观地理解法律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通事故处理的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扮演交警、驾驶员、行人等角色的过程中,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以及违反交通规则可能带来的法律后果。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受欢迎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模拟庭审、辩论等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威严和公正。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此外,辩论赛也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争议性的法律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和论证,这不仅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教学方法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的必然要求。通过采用情境模拟、角色扮演、辩论赛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为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法治体验

开展法治实践活动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增强学生的法治体验、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具有显著作用。学校作为学生法治教育的主阵地,应积极组织各类法治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感受法治的力量。模拟法庭是一种极具教育意义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角色,模拟庭审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规范,感受法律的威严和公正。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还可以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公共表达能力。法治宣传活动也是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制作法治宣传板报、开展法治主题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宣传法律知识的过程中,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认同。同时,这些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此外,学校还可以与法律援助机构合作,组织学生参与法律援助活动。通过为需要法律帮助的人提供咨询、撰写法律文书等实际服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法律的力量和温度。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信仰,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会公益心和奉献精神。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开展法治实践活动并加强师资培训,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实践案例表明,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责任感。未来,教育工作者应继续探索和研究更加有效的法治意识培养策略,为推进我国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贾洪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榜样教育的应用[J]. 学周刊, 2024, (08): 143-145.

[2]孙翠.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J]. 学园, 2024, 17 (07): 65-67.

[3]苏永川. 基于“双减”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 学周刊, 2024, (06): 113-115.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