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摘要 【摘要】摘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与其思维品质、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相连。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语文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DOI
作者李小溪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李小溪

黑龙江省萝北县鹤北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关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与其思维品质、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相连。在知识爆炸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育应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注重培养学生的深层次语文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既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深化与拓展,也是对学生全面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以期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一、聚焦语言构建与运用,深化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语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构建能力,使他们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知识灌输方式,注重语言实践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感受语言魅力。

以《祝福》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深入挖掘文中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模仿其中的表达方式。例如,文中对祥林嫂的描写细腻入微,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这些描写背后的情感色彩和深层含义,然后尝试模仿这种写法,描述自己熟悉的人物或场景。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和延展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比如可以提问:“为什么祥林嫂的命运如此悲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理解进行分析和回答。这样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除了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练习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关键途径。教师可以推荐与《祝福》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如鲁迅的《故乡》、《阿Q正传》等,这些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文学价值,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祝福》中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模仿这些作品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进行写作,能够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语言水平,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总之,通过聚焦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的培养,并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深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质。

二、依托思维拓展与能力提升,推动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高中语文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学习,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这些能力在学生的语文阅读、写作和思辨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他们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教授《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历史背景介绍、人物关系图谱、战争场景模拟等,为学生创造一个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烛之武的智谋、勇气以及战略眼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该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人生智慧。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为了巩固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布置一些拓展任务,如研究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探索其他著名战役的故事等。这些任务能够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和思考,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视野。总之,通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的语文教学实践,教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进而推动他们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也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以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为驱动,塑造学生的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这是学科核心要求,也是塑造学生全面素养的关键。为达成此目标,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将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融入日常教学中,通过深入解读经典文本、结合多媒体资源和生活实践,让学生在沉浸式环境中培养鉴赏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塑造核心素养。

以林庚先生的经典散文《说“木叶”》为例,这篇文章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邃的意境吸引了无数读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从“木叶”这一意象出发,感受其背后所蕴含的作者情感和思想。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展示与“木叶”相关的图片、播放与文本情感相契合的音乐等,为学生营造一个沉浸式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木叶”意象所带来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让他们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进行交流。通过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还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最终,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够提升对美的感知和鉴赏能力,还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拓展自己的视野和思维,从而更好地塑造自己的核心素养。

四、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导向,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高中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与弘扬的重任。作为教师,我们需通过深入剖析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文言文、古诗、古词和小说等作品,引导学生审视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联系与差异,确保优质文化得以延续,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全面促进学生发展。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解析故事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文化背景,让学生深入感受古代英雄的风范和忠诚精神。在解读“风雪山神庙”这一场景时,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与利用,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学思想。同时,通过对林冲这一角色的深入剖析,让学生领悟忠诚、义气和担当等核心价值观念。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现代社会的语境,引导学生思考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与价值,培养学生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的能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总之,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方面。通过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丰富实践活动,力求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不仅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赵贤. 浅论高中语文教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 2023, (2):148-150.

[2]杨鎏.谈核心素养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天津教育, 2023(2):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