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共育开展策略探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单亲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与父母双全、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一方父母的缺失,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因此,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来关心和支持这些学生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霾,成为一个更加幸福开朗的人。本篇文章将从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入手,谈谈开展家校共育的策略。
DOI
作者王春艳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3-10-1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家校共育开展策略探究

王春艳

山东省莱阳市照旺庄中心小学 265200

本文系:烟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基于校本的小学单亲家庭学生心理疏导策略研究》阶段性成果   课题编号:YJGHYB14518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单亲家庭的比例越来越高,单亲家庭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与父母双全、美满幸福的家庭环境相比,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一方父母的缺失,往往更容易感到孤独和失落。因此,教师需要探索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来关心和支持这些学生们的成长,帮助他们扫除内心的阴霾,成为一个更加幸福开朗的人。本篇文章将从单亲家庭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入手,谈谈开展家校共育的策略。

关键词:单亲家庭;小学教育;家校共育

前言: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上升,单亲家庭成为社会中的一个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然而,单亲家庭的产生也迫使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对于单亲家庭小学生,他们在家庭生活中常常感受到亲人不在身边的孤独和无助,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很大的影响,孤寂心理、自卑心理、安全感缺失等问题在这其中展现。因此,学校和家庭成员应该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组织开展家校共育的策略,和学生们多沟通交流,促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关注。

一、创建心理咨询,了解学生心理

小学阶段本就是一个年龄小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易受外界的影响,更需要正确的引导。而单亲家庭学生又更面临诸多心理挑战,往往最容易产生孤独感和自卑感。一方面,家庭不完整,缺乏家庭陪伴,导致学生们的情感表达缺失,产生孤寂感。另一方面,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思想还未完全成熟,不能够很正确地看待问题,也会导致对于缺失爸爸或妈妈这样的现状,当作是自己的不完整,进而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产生自卑感。针对这样的现象,教师可以开展心理健康课程或者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以此来了解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问题,从而满足学生们的内心需求。首先,建立心理咨询服务,需要学校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团队,包括专业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这些咨询人员需要接受严格的专业培训和考核,能够提供针对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提供一个平台让单亲家庭学生们能够倾诉和治愈,帮助他们有效解决心理问题。教师也可以学习相关的心理知识,在平日里积极开导学生。教师还可以及时关注单亲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状态,并且与学生家长进行积极联系,达成家校合作。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和家校共育的双管齐下,单亲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更有效的解决,同时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自我认知,促进全面成长。

二、建立家校联系,科学指导互动 

在单亲家庭中,由于一方父母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家庭中的交流匮乏,致使学生们的心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而父母也无法及时知道孩子所需要的关怀。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家校的联动合作,积极引导单亲家庭的家长们以正确科学的方式开导学生们,去表达自我内心的需求,及时给予他们需要的帮助、关心和爱。首先,应当主动建立联系方式,教师可以和家长通过家长会、家访、短信等多种形式进行充分沟通与交流,旨在了解学生的学业进程、友情情感、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变化。教师可以组织一个针对班级内单亲家庭的群聊,在其中可以科普相关单亲家庭的案例和科学教育方法,鼓励家长为单亲家庭学生提供温暖的家庭氛围,针对他们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挑战。并且也可以让单亲家庭之间的家长们进行合理的交流,改善他们的教育方式,提高对他们的关心程度等。此外,教师也应该加强与单亲家长的交流频率,及时收集一些教育意见,主动将一些家长的建议融入到教学管理当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单亲家庭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加强家校的交流,让教师和家长充分进行合作,帮助单亲家庭的学生改善心理健康状态,成为一个更加幸福积极的人。

三、组织亲子活动,创造良好氛围

在单亲家庭的教育中,因为家庭圆满环境的缺失,学生与家长缺少沟通,长此以往下去就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展开更加亲密性的互动,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学生和家长敞开心扉,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氛围。首先,教师可以在学校里面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以此来鼓励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激发他们的青春活力,减少他们的孤僻感。其次,教师还可以增加一些亲子活动,除了开家长会之外,家长也可以来到学校和学生们一起开展校内活动,以此来充分提供机会,加强学生和家长的交流互动。教师也应及时加强与单亲家庭家长的沟通,让他们积极参与校内的亲子活动,并且在这其中明白陪伴孩子的重要性。比如,校内亲子运动会,学生和家长进行合作,通过一起协作拼搏,共同赢取比赛的胜利。另外,还可以定期布置家庭任务作业,让学生和家长共同协作,完成手工制品,完成家务等活动,创造更加良好亲近的家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帮助学生和家长进一步的建立亲密性。通过亲子类教育活动加强学生与家长的互动性,从而缓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们成为更加健康积极的人。

结束语:综上所述,单亲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校共同关注。家庭成员应加强关注,学校和教师应该提供协助和支持,而家校合作则是共同解决问题的关键。只有通过家庭和学校双重作用,才能进一步解开单亲家庭孩子们的心结,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成为更加积极乐观的人。

参考文献:

[1]刘云. 单亲家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探究[J]. 文渊(小学版),2021(11):1973-1974.

[2] 刘芳. 农村小学单亲家庭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及教育方法[J]. 甘肃教育,2021(11):53-5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