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摘要 【摘要】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要求课堂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活动课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DOI
作者张彩云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视域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张彩云

安徽省怀远实验中学

摘要:新课程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要求课堂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在初中地理教育中,活动课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进一步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效果。本文将探讨在新课程标准视域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以期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新课标;活动课;策略

地理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它以地理实践为本位,旨在培养学生对地理信息的感知、理解和运用能力。活动课是指在地理学科中,通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和课程设计,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自己动手,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

一、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活动课的特点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环境,将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在地理活动课中,学生需要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地理学科是注重实践的学科,新课标要求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地理学科的本质和内涵。地理活动课需要提供实际的观察和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并加以实践。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新课标要求地理活动课能够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提供一个多学科交融的学习环境。多学科整合不仅能够增加学科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

二、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在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活动课中,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和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将地理学科中的知识和技能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和实践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城市规划、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这些问题应该具有挑战性,需要学生动用地理信息、数据和技能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可以设计多个任务供学生选择,并针对不同任务设定不同的要求和难度级别。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在任务选择和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授疆域”这部分内容时,挑战性的任务往往需要学生进行合作与协作。在设计任务时,可以设置小组合作的环节,让学生共同研究和解决问题。通过团队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理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设计挑战性的任务时,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发现能力。鼓励学生观察、提问、研究,自主获取和整理地理信息,并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和指导,但更多地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发现问题的本质和解决方法。地理学科强调实践操作,设计挑战性的任务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实践操作机会。例如,实地考察、地图制作、气象观测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操作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任务完成后,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并分享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这也要求教师在任务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2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实施新课标视域下的初中地理活动课时,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将地理学科的知识与技能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设计出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地图绘制、数据分析等。这些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除了课堂内的实践活动,还可以组织多样化的课外活动,如地理知识竞赛、地理社团活动、地理展览等。这些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感悟,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例如,在教授地形和地势”这部分内容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问题,并通过实践操作和研究分析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活动课提供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资源,如地理实验器材、地图绘制工具、实地考察的场地等。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操作机会,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地理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自主设计和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但更多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实践来加深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通过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地理知识和技能,加深对地理学科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和兴趣,同时也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

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活动课能够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操作,强调跨学科整合和能力培养。在初中地理活动课的实施中,教师要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提供丰富的实践活动,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整合,并加强评价与反馈。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初中地理活动课的教学效果将会得到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也会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云群. 浅析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J]. 中外交流,2017(37):200-201.

[2] 王秀泉. 初中地理“活动课”教学的探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8):4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