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探索分析
陈晓楠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四中学 250400
摘要:体育教学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加强学生体能训练则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体能训练,学生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培养运动素质,增强团队精神,提升自信心,促进全面发展。因此,本论文旨在探讨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体育 体能训练 教学措施
正文:体能训练不仅仅包括了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涉及到学生的意志品质、坚持力和毅力等方面的培养。通过面临困难和挑战的训练,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意志力和毅力,为今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一、提高教师素养
初中体能训练对于教师的要求也很高,如果教师没有扎实的体能训练经验及知识的话,就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高质量的体能训练,达不到理想的体能训练效果,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此外,还有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只注重表面简单动作的训练,训练效果并不好。所以,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些问题,不断地丰富自身专业知识,提高体能训练技能,以此来更好地对学生开展体能训练教学活动。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耐力训练的时候,大都习惯让学生进行中长跑锻炼,而训练学生协调度的时候就以跳绳为主,训练肢体力量就以俯卧撑、仰卧起坐及蹲起跳为主。这些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动作简单,长期使用必然会降低学生对于体能训练的热情。所以,初中体育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认识到体能训练对学生的重要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锻炼学生身体,培养学生体育精神。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能训练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能训练活动,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
二、引入精彩教学资源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除了要对学生进行实质性的体能训练,还要注意激发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体能训练,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落实体能训练目标,增强学生体魄,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例如,在对学生正式训练前,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关于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世青赛、大学生运动会等比赛的相关视频,让学生体会拼搏向上、顽强不息的体育精神,培养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之情。之后,教师还可以在对学生进行长短跑训练时,为学生讲解博尔特、刘翔、菲利普斯、苏炳添等人的相关体育事迹,让学生感受到长短跑的魅力,体会赛场上的速度激情。同时,教师也不要忘记告诉学生体能训练的各种好处,要让学生从心底意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从而可以自觉配合教师完成相关体能训练任务,增强自身体魄。
三、建立合理的竞争机制
教师可以设立一些健康的竞争机制,例如设立团体PK赛、个人挑战赛等,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体能训练。通过合理的竞争机制,学生将会感受到一种积极的竞争氛围,被激励去更好地参与体能训练。这样的竞争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目标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他们在体能训练中获得更好的成果。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组织团体PK赛。可以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比赛,如篮球、足球、接力赛等。通过团队合作和共同努力,鼓励学生为团队争取荣誉,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同时,还可以设置个人挑战赛,例如跳绳计数、俯卧撑个数、反应速度测试等,鼓励学生以个人能力的提升为目标,挑战自己的极限并争取更好的成绩。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自我超越和成就感。此外,教师还可以设定一些挑战性的目标,如跑步达到一定的里程数、提高某个技能的水平等。通过设立具体的目标,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努力向上的精神。
四、对学生进行定期评估和记录
教师还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能评估,通过定期评估和记录学生的体能水平,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发展情况和成就,同时也为调整教学内容和训练计划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这样的实践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能训练的动力和参与度,推动他们在体育教学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例如,教师可以选择多个测试项目来评估学生的体能水平,可以包括握力测试、跳远、俯卧撑、仰卧起坐、800米跑等。这样的测试项目涵盖了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等多个方面的体能指标,确保每次测试都有统一的测试标准和评分标准,以保证评估的公平性和准确性。这可以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测试方法和参考值来实现。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将学生的测试成绩整理成成绩报告,并及时向学生和家长反馈结果。报告可以包括学生的具体成绩、与标准的比较、个人的发展历程等内容。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变化和成就,同时也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依据。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体能训练的意义非常重大。通过体能训练,学生的身体健康得到有效提升,运动素质也得以培养。同时,体能训练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信心,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们应重视体能训练,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致力于学生体能的提高,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吕佳才.浅析快乐体育导向下初中体育教学模式的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9(13):88-89.
[2]龙宇.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注意的若干问题[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