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实践
吴小霞
灵山县佛子镇中心校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 535400
【摘要】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本身就是学生首次接触信息技术课程这门课必须接触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当下阶段信息技术发展的广泛程度使得部分小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教学并不陌生。但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较强的学习自主性,因此,教师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信息技术课程这门学科上。
尤其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完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眼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借助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就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实践展开论述。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微课;应用
【正文】采用微课教学本质上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可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尤其是现下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量教育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教师一边要摒弃传统只讲理论的教学方式,还要保证教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师的课堂教学就必须采用微课的形式来满足教师请授课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为新型的教学方式。对于绝大多数的小学而言,他们本身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比较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破课堂重难点,利用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可以提升教学的效果。毕竟小学生思维能力处于发展阶段,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去思考如何真正地利用信息技术课堂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效的知识内容,这些都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对于如今这个时代来说,无法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小学阶段又是学生打基础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学直接奠定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基础理解性,而信息技术刚好能够满足学生对这方面的要求。因此,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时候就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摆脱传统教学死气沉沉的教学氛围,根据学生兴趣特点来制作微课视频,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对于部分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运用在课堂的教学中完全能够引起认真听课的自觉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可以秉承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开展信息技术的教学,合理利用微课的优势,才能真正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讲解文档编辑和修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使用微课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外观构造,然后再慢慢地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视频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课程教学,让学生根据视频里的步骤来进行操作。其次,教师还要统计家里没有计算机的同学,教师要单独地给这部分学生提供在学校实际操作的机会,以防这部分家境较差的学生跟不上课程。最后,教师可以创建一个群聊,实际的教学之后,在群聊里给学生布置微课学习作业。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懂得利用微课的优势来进行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视频的敏感性会加深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
二、借助微课 突破课堂重难点
小学信息技术的课程对于大部分小学生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学生对于电脑的操作性质限于在玩游戏而非是真正地学习当中。因此,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借助微课的优势,为学生展现书本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到这门课程是怎样的?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对于一些家里面没有电脑的学员学习起来会有一些吃力,在所有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落后于其他同学,借助微课可以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的部分通过生动的课件表现出来,能够激发学生增添对学习信息技术的信息。所以,教师为了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需要借用微课的优势来帮助学生学习,避免学生碰到抽象不懂的知识,让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更加透彻。
例如:在学习《键的使用》时,部分学生可能对电脑比较陌生,对于键盘上的功能也有些许的不了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前制作一个微课,介绍键盘的使用特点,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包括一些快捷键的合理运用。其次,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键盘的认识来打一些错字包括一些空格键,回车键,复制粘贴,让小学生自己去练习。最后,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发现小学生对于一些快捷键的使用方式可能有误,教师要及时地进行更正,告诉学生快捷键的正确使用情况,等到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可以特意再通过微课来重点讲解快捷键的使用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三、利用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
科技本身就是为了人类而服务的,在当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微课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只有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才能够对知识内容感兴趣,而传统的理论授课完全忽略了学生对学习的需求性。所以,教师在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就需要利用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帮助学生真正地能够理解信息技术这门课所教学的意义,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方式。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在课堂上很难保持注意力,尤其是在电脑上总是容易走神儿,自控力薄弱,缺少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就需要采用信息技术教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吸引所有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学习中。
例如:在讲解《作品欣赏与制作》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介绍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让学生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一些特点,然后为学生播放一些作品供学生欣赏观看。其次,大学生们欣赏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进行制作,要求每小组用所学到的计算机来进行制作,并且以奖惩制度来吸引学生,得前三名组的学生可以免除一个星期的课后作业。最后,教师还可以随机抽查每组成员对于计算机运用的真实情况,这样不仅能够防止部分学生在小组内摸鱼,教师还可以随时随地及时地和学生进行问题的沟通。这样一来,不仅能够避免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走入误区,更重要的是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索能力。
【结束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小学基础教育中比较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就需要提升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重视微课的广泛应用。因此,教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微课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微课突破课堂重难点,利用微课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进而真正地提高知识探索的效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才能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改善他们课程认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登莉. 微课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J].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 (17): 134-136.
[2]徐新.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C]// 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组委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文艺教育委员会. 中小幼教师新时期第二届“教育教学与创新研究”论坛论文集(一).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临涧镇中心校;, 202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