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指出教师应做好“双减”政策的落实者,以便能帮助学生从较重的学业负担中挣脱出来。随后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提出几条自己的看法与思考,以期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DOI
作者张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 第2期
出版日期2023-05-2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提升“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研究

张君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黄前镇黄前小学  

摘要:语文教师在日常授课中,探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践路径,有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指出教师应做好“双减”政策的落实者,以便能帮助学生从较重的学业负担中挣脱出来。随后立足于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提出几条自己的看法与思考,以期能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方法探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既是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阅读是语文教学核心地带,也是语文基础教学与作文教学的纽带,语文考试阅读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重,阅读是深化、活化、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字词句语修逻的基础知识只有把它融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透彻理解其中含义,字词离开了阅读的材料无法确定其意义,我们作文教学离不开学生进行的阅读,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词汇,阅读可以激活学生情感,阅读丰富学生想象,说它是语文教学重中之重一点也不为过,说它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是因为阅读需要学生保持长久专注力,需要学生思维能力、透彻的理解力,对阅读材料进行再加工。我在执教小学语文时,潜心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题研究,以新课标为导向,以教材为蓝本,拓展课外阅读,取得显著教学效果。

一、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枯燥,学生可能会感到疲惫,提不起阅读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容易对阅读产生反感情绪,最终将会降低其参与度。为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加强对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创新,通过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实施激趣教学,争取在增强阅读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积极心理,从而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从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应用效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等,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和载体,从而营造趣味性的阅读环境。以《母鸡》教学为例,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先借助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在此基础上对生活化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全面了解母鸡的形象。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创设游戏化情境将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最后,教师可以利用有效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迁移”到文章上:你们想不想知道作者眼中的母鸡是什么样子的呢?他与母鸡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这样学生便能主动投入到阅读活动当中了。

二、教授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必须要向学生传授丰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显著提升。一方面,教师可以从横向入手,针对每篇文章的“关键词”进行概括,并引导学生在理解关键词的基础上掌握文章主旨,从而深化学生的理解认知。以《狼牙山五壮士》为例,这篇文章中的“革命”、“牺牲”、“自由”等词汇都是关键词,同学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掌握,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节。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朗读,通过默读、集体朗读、角色朗读等形式增强学生的理解效果,从而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教师可以从纵向入手,针对不同体裁进行阅读方法的传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比如,在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类写景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描写景色的语句或段落进行重点阅读,通过标注、摘录重点词汇的方式体会作者情感,从而掌握文章主旨。而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类叙事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话通过写作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此实现对阅读内容的深化理解,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方法  提高阅读实效

 把风格相同或相近的古诗词对比阅读,仔细品读大师们用词艺术,构思的差异,仔细品味诗歌创设的不同意象,体味细微之处显功夫的道理,比如苏轼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苏轼以其创作首先开始革新词风,在词的内容上扩大了词的题材,诸如报国壮怀政治理想,民生的疾苦以及农村风光。苏轼的词多在豪放之中表现出飘逸洒脱,狂放自然的韵致。辛弃疾的词反映的生活面更为广阔。无论是登临怀古、游赏、送别、咏物,词作者都倾注了自己的情志和襟怀,誓要实现理想,抗金宏愿以及献身精神,尤其是壮志难酬的悲愤不平。辛弃疾的词呈现出悲壮苍凉、沉郁顿挫之美,词情热烈而凝重、急切而深沉,提高比较诗词鉴赏能力,形成自己独特语言风格。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培养学生求真创新的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及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玉霞. 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升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 农家参谋,2023,(06):171-173.

[2]林丽洪. 借融媒体创新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多维评价方式的研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10):167-169.

[3]安宗慧.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分析[J]. 才智,2020,(20):161-16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