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摘要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兴趣和增强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DOI
作者杨学英
机构地区
出处《中国教师》2024年3月第6期
出版日期2024-03-2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杨学英

芷江侗族自治县梨溪口学校  湖南省怀化市 4191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习兴趣和增强竞争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当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课堂信息技术教学措施

正文:本论文旨在探讨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性及方法。通过研究和分析不同教学模式、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希望为实践中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提升。

  •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度不足

目前,虽然大部分的小学信息技术设备都非常的齐全,但是很多小学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很多小学的信息技术课都成为了摆设,为文化课让路。这种情况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非常不利,不能够促进学到全面发展。所以,一定要重视起小学信息技术课,要使学生真正的学到相关知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二)教学方法单调

目前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并不具备过硬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甚至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不是相关专业,对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只是掌握了个大概,这就导致其在实际教学的时候并不能够融会贯通,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质量并不是很高,课堂氛围也很枯燥无聊,长期以往,很容易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从而不利于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

(三)评价方式单一

首先,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陈旧,教学评价仅仅以成绩为依据,以自身为评价主体,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参与到评价体系中去,这就导致学生会产生懈怠、等待心理,不愿意主动地去发现自身问题,只顾等着教师指出问题后才会去改正。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也不够全面,不能够真正的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 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措施

(一)采用演示教学法

教师在课上的时候可以通过演示教学法来为学生讲课。演示教学法的鲜明特点就是非常直观、易于理解。小学生年级较小,不能够准确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演示教学法来将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转变为易于理解的知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畏难心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来落实演示教学法:一是直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体物品,二则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来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与理解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大部分情况下,第二种方式采用较多

比如,在讲到“申请电子邮箱”相关知识时,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可以采用演示教学法来使学生快速的理解与掌握相关知识。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下电子邮箱的便捷之处与相关的功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再借助多媒体以PPT的形式来为学生直观地演示一下如何申请个人电子邮箱,在演示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去实操一下,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法

教师还可以通过启发式教学法来落实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启发式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方式,它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角色,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的作用,引导着学生去学习相关知识。基于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有着很强的实践特征,所以,教师更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练习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

例如,在为学生讲到“Word排版”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在正式讲课前可以先给学生拿出一些设计比较美观的书刊给学生看一下,并给他们讲一些如何排版才能够更美观,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排版知识,并且使其学会如何使用排版来制作书刊。接着,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试着制作一些电子书刊,以此来达到好的启发式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采用竞争激励法

小学生年纪较小,大都有很强的好胜心,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夸奖与同伴的赞扬。基于此,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就可以采用竞争激励法,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使其能够通过竞争的方式高效的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以此来提高其学习效率,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带着学生学习键盘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采用竞争激励法,教师可以先带着学生玩一些课前小游戏,如“三分钟键盘敲字比赛”、“背诵键盘符”等小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在学生完成相关游戏任务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奖励,如为学生颁发电子奖状、奖励学生小红花等,以此来真正的落实竞争激励法,帮助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相关知识,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以往进行信息技术教学时,大都习惯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单项讲评,或者就是将学生的作品为大家展示出来。教师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这就导致教师不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存在着一道鸿沟,教学效果打不打理想的效果。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学生大都喜欢自评或者同伴互评的方式来检验自身学习效果,所以,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完善教学评价体系,转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评价理念,以此来更好地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首先,教师可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来为学生制定一些符合其学习需求的评价标准。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统一的评价标准理论上来说并不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所以,教师应该发现学生的特长所在,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评价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信息技术知识,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当前信息时代,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本论文对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问题所在,更可以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整合、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教师专业发展到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全方位的努力和创新。在未来的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优化的教学资源配置、持续的专业发展培训等方式,不断完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赵大恒.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与创新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33-35.

[2]吴蔚青.基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8(29):18-1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