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研究
莫文双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第二中学 545900
摘要:在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背景下,对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学科作为学生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在总体的教学过程中占据着较大的比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创新整体的教育形式,主张给学生创建良好的课程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效果更为理想。因此本文也将结合新课改一下高中语文教学形式的研究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形式;关注思考;小组合作;重视评价
高中学科教学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地位是可想而知的,当然结合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一套符合自己的学科教学方式,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语文学科也是学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了一门学科,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发现语文学科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延伸。语文学科外延十分广泛,这也强调了在学科教学中应该不断挖掘课本中的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从多方面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掌握程度。
一、关注学生的思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机会,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表达感受到课堂学习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且在当前的学科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也是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融入学生自身的思考,这样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学习方面以及掌握方面才会进一步提高质量。教师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主体性的体现,致力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思考能力。
例如,在进行《窦娥冤》这一篇课文时,在进行这篇课文内容的分析过程中,需要引发学生的思考,课文内容在讲解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课堂中教师对课文内容的初次讲解,更重要的在于教师在给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引发学生的思考,加入学生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就需要通过提问等形式观察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情况,同时这样也方便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到一些并没有认真听课的学生,可以及时将其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
二、课堂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
合作探讨的形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充分感受课堂知识学习。合作探讨的形式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知识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感受到课堂学习所带来的体验感,从语文课文分析中能够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重要性,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以及在考试中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文章的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例如,在进行《祝福》这一篇课文内容时,这篇课文在理解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文革给人身心造成的伤害,以及能够正确认识鲁迅在这篇文章中传达的情感,领悟作者真挚的情感。那么在课堂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大概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其次与其他学生共同探讨,找出作者情感转折的文段,以及对作者传达的情感进行分析。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进行课文内容讲解,同时也需要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和分析课文,因此在小组配合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展开阅读,共同配合完成阅读任务。
三、课堂注重评价教学
语文学科知识内容本身在学习的过程中就比较困难,需要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堂中是多样化的评价作用。教师在关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也需要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再去更加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得学生关注到自身的成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方面是学生需要学习知识,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在个人能力的培养和增长方面,还需要教师给予更多的指导。因此课堂中需要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及时给予评价。
例如,在进行《阿房宫赋》这一篇文言文中,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文言文内容的相关讲解方面,更主要的是在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学生在进行文言文相关内容学习过程中,一方面是对文言文中一些生僻字词难以理解,同时在整篇文言文的理解方面也比较困难,课堂中还需要学生能够投入自身的精力认真听课,结合课下注释,认真探讨文言文的理解。那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该共同落实到课堂的教学细节方面,课堂中能够更多观察学生的表现。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充分重视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致力于在课堂中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作为基础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总体的教育过程中也占据着较大的比重。要求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立足于学生的学习需求,积极创新能力的教育形式,有效迎合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石冬菲. 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作文教学的对策研究[J]. 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6):27-29.
[2] 孙天元. 新时期背景下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方式[J]. 文渊(高中版),2021(12):3730-3731.
[3] 阿娜尔古丽·娜买提.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 人间,2016,206(11):23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