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对策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就是学生主动感知证据作用和价值的心理状态,当学生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之后,就能够在学习中提取和使用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证据推理就能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推理假设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证据证实和证伪,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重点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DOI
作者龚纯春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期
出版日期2023-04-03(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高中化学应用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对策研究

龚纯春

福建省寿宁二中355501

摘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就是学生主动感知证据作用和价值的心理状态,当学生具备这种意识和能力之后,就能够在学习中提取和使用证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证据推理就能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推理假设物质性质与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证据证实和证伪,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结果,从而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重点关注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化学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探究意识和能力;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探究意识和能力是学生一种思维能力,当学生具备这样的意识和能力之后,就能够通过推理的方式,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内化和吸收知识,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就高中化学教学来说,知识具有一定难度,学生会遇到一定的问题和困难,影响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优化完善教学模式,以此来有效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促进学生化学学习的发展与进步。
、依据证伪操作提升证据推理水平
  证伪也是证据重要功能,能够设计实验对命题的不合理进行证明。通过证伪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不偏听偏信,提升学生证据证伪水平。在教材中显示,铁是人体必备物质,在人体内约有35g铁物质,如果缺铁会引发贫血等疾病。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学生认为苹果富含铁,这是否正确。为了证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实践。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吃苹果,然后将苹果放置于空气中,可以发现苹果表皮迅速变黄,学生认为是Fe2+变成 Fe3+,可证苹果富含铁、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将KSCN液体添加到苹果上,这就将学生猜测否定了,证明苹果没有丰富的铁。通过这种证据证伪的方式,就能够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依据证实操作提升证据推理水平
  证实是证据的重要功能,要通过设计实验命题的准确性进行验证。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培养证据证实水平。小苏打和苏打都能够和与盐酸发生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在教材中指出碳酸氢钠能够用于烘焙糕点,是发酵粉成分之一。针对这一情况,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是碳酸氢钠而不是碳酸钠。针对学生这种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证据来证实。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分别用碳酸氢钠,碳酸钠和发酵粉进行发酵,然后开展蒸馒头实验。通过实验显示,添加碳酸钠蒸出的馒头非常硬。通过这个实验,教师就对学生进行了教育和引导,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了证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深入分析,碳酸钠受热没有分解,碳酸氢钠受热会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发酵粉成分为碳酸氢钠和酒石酸,会生成大量二氧化碳,反应迅速。通过这样的实验现象,师生在此基础上,共同进行抽象推理分析,在证据推理的过程中,就证实了教材的正确性,从而使学生的推理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增强,对化学知识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体会。
、推动学生形成探究意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想要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就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使学生能够敏感地发现证据,把握证据,以此来使学生证据敏感度得到增强,提升获取证据水平。比如,在教授《铁及其化合物》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方案进行合理制定,在此基础上开展实验,将 Fe2+变成 Fe3+。课本上详细记载了这个实验,铁与弱性氧化剂反应可以生成Fe2+,而和强性氧化性反应则会生成Fe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将双氧水添加进氯化亚铁溶液中,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形成很多气泡,将KSCN 液体添加进来会变红,这就证明形成了Fe3+。对于意料之外的情况,也就是实验中明显的证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增强敏感度,对现象进行有意识掌握,依靠证据进行推理。

四、科学合理利用化学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来源,是化学教学活动的基础,利用好教材能够使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教材的有效利用,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以此来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对教材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从而使证据收集的习惯得到有效培养,逐步提升探究意识和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时,就可以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物质是怎样分类的吗,你们知道物质之间是如何转化的吗?”。因为这些问题额答案不是唯一的,这样学生就会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运用,对资料和证据进行搜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会站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探究,当学生将主动性发挥出来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利用教材收集相关证据,在逐步学习中,对探究意识和能力进行有效培养,促进学生的化学学习。

五、重视小组合作,培养协作能力
  自主学习的一大形式即展开小组学习,目前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的主流授课模式,但是同一班级内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也有可能差距极大,如若仅以个人为单位展开自主学习,一方面不利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参与自主学习,另一方面对于某些有难度的知识内容学生仅凭自己也难以完成,因此重视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小组共同学习中取长补短,发挥集体的优势,培养协作能力,这是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的重要保障。自主学习是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发展能力,自主学习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掌握知识、更灵活地应用知识,同时在自主探究过程中不断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总体而言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关乎学生终生发展的重要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意识和能力是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一种能力,其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要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引起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对学生进行积极培养,促进学生化学学习,提升学生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季红梅. 基于OBE理念的反向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化工设计通讯,2022,48(12):114-115+201.

[2]李琪,王良.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模型构建与应用——以“化学平衡移动”教学为例[J]. 云南化工,2022,49(12):183-185+191.

[3]王倩,张彩,韩增辉,崔云春,杜云寿. 支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云南化工,2022,49(12):165-16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