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探讨
唐菁
眉山市东坡区苏洵小学
摘要:在新时期教学实践中,美术教育对艺术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教师则需要意识到在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产生熟悉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文化素养。生活本身就是一门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融入生活艺术是必要的,也是创新性教学的实际需求。小学美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光要重视基础美术知识的教学,还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带领学生积极地投身于生活美术教学活动中,感受生活艺术气息,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关键词:新时期;提高;小学美术;教学质量
前言:就小学美术这门学科而言,具有较强的艺术性,涵盖了诸多文学素养和艺术内涵,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利用美术的知识注重对美的热爱与追求,并最终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提高学生审美能力,达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目的。
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美术素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为了促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就还要让学生去主动探究美术知识。对于美术学习来说,教师应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美术本来就是一门充满开放性的学科。在这个学科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教师就不能总是为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切实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穿编的乐趣”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一些穿编的方法。动手实践是美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美术美术素养的组成部分也包括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就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美术材料,比如彩绳、彩珠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去自主探究穿编的一些方法,同时每个小组也可以创作出属于自己小组的作品,然后大家对于小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可以讲一讲他们在穿编过程中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样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美术知识。
二、激活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欣赏效果
在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给学生讲解一些表现的理论知识,然后画出知识点,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样的模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抵触美术学习,在课堂上容易出现犯困,愣神等等的学习状态。因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还需重视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比如绘画比赛、美术展览、艺术品拼贴等多种形式的活动都可以作为美术欣赏教学的手段,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乐趣,提高自己的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此外,教师在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时,也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如投影、音频、视频等,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方面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例如,教师在让学生进行美术鉴赏的时候,可以选择你这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动画刊物,或者在网上找一些动画片的海报图片,让学生选择一个任务进行评价,当学生在分析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时,自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热情,并且愿意用分享的心情给大家进行讲解。例如,以日本著名动画制作者宫崎骏创造的龙猫为赏析对象,这一形象一直都是大家所喜欢和崇拜的角色,他的形象比较贴近生活,而且在设计这个角色的时候,赋予了他超强的能力和憨态可掬的形象,当学生在观看这一影片的过程中,就会对片中传达的理念以及各个角色展现出来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等进行好奇,并深受感染,这样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们也能够学习到分析事情要全面分析而不是只认同一个方向去讲解。
三、鉴赏民间美术,获得更好发展
民间美术在漫长的岁月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美术欣赏价值。在小学美术课上,教师要根据课时的教学内容,与有价值的民间美术作品相结合,并积极引导同学欣赏,让同学在欣赏的过程中,感受到民族美术的魅力[1]。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以后的美术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比如,教师在传授《彩墨脸谱》一章时,首先向学生说明了彩墨脸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珍品,也具有中国戏剧的独特魅力。从戏剧的角度来看,它是那么的鲜明,而从美术的角度来说,它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小学生生的好奇心是最强的。因此,京剧脸谱中的文化和美术特征,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为了让同学们能更主动地学习关于彩绘的有关知识,教师就可以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先利用电子白板,为同学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京剧脸谱。而且,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了解京剧脸谱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未来的美术道路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结语:
总之,美术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活动,丰富其触觉、视觉及审美经验,以审美带动创作,培养其艺术素养。美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服务,为人民群众创造价值这是一件美丽的艺术品。所以,教师要注重针对创造性与实用性,对学生进行教学,教师也要注重教学中的个体视角与教学实践,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美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