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现状与策略探究
杨荣志
天津市军粮城中学 300301
摘要:为切实落实好“双减”意见要求,本文就初中语文学科作业布置的问题、意义展开论述,并提出有针对性的作业布置方案,以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全面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双减”背景;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现状;策略探究
1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不足
1.1作业内容比较单一
作业内容比较单一是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也是最为广泛的问题。一提到初中语文课后作业,教师、学生、家长的脑海中都会浮现出厚厚的笔记本以及大量的书写练习。的确,受“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样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大量的书写练习已然成为影响几代人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的作业布置方法。虽然课后作业本的外观和质感在不断地改变,但唯一不变的是大量采用反复进行书写练习的方式巩固知识这一传统的作业形式。
1.2作业难易程度“一刀切”
作业难易程度“一刀切”是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又一大问题。这里所说的难易程度“一刀切”主要是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缺乏针对性,无论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还是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都会用同一个难易标准布置作业。这样一来,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的作业过于简单,无法达到通过完成课后作业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来说,教师布置作业时,并没有考虑到他们的学习基础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十分困难,甚至为了按时交作业,不得不抄袭学习比较好的学生的作业。
1.3作业的布置目的比较浅薄
作业的布置目的比较浅薄也是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里所说的布置目的浅薄主要是指教师布置作业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从而顺利通过中考。虽然教师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作业,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生字词的抄写练习、文言文和古诗词的背诵练习,还是阅读理解练习,这些作业内容的核心都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熟悉课本中的知识,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1.4课后作业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
课后作业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也是当前初中语文作业设计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从内容上来说,还是从作业的完成形式上来说,语文学科都具有比较开放的特点。然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及当前教育评价模式的限制,为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少走弯路,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很多语文教师都会参考标准答案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即使是阅读理解这种开放性较强的课后作业,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完成情况时还是会以某几个关键点为参考,并没有考虑到阅读理解答案所具有的开放性特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固化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2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策略
2.1 以综合实践为导向,布置实践性作业
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积极探究、获取信息、创新运用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语文的规律。”语文是与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一门学科,教师一定要努力构建开放型、动态型、综合型的语文学习空间。笔者大力提倡布置实践型作业。常见的实践型作业有:(1)观察类作业——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万物、体察社会百态,在训练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2)查阅类作业——多用于课前预习和课后拓展。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各种渠道获取丰富的图文资料,并进行筛选、整合,是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必要补充。(3)表演类作业——结合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经过创编改编后或即兴进行表演。这类作业既可以辅助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习气氛,又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自信心。(4)考察类作业——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开展风俗人情、历史典故、地形地貌、红色文化等方面的考察活动。这类作业既可以使学生认识到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又可以提升他们人际交往、自主探究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5)操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制作手工艺品、绘制手抄报或思维导图、体验实践劳动,对抽象的语言文字进行直观具体的运用,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挖掘学生的潜能。以上各种形式的实践型作业能帮助学生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使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新,更能让他们体会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与成就感。
2.2 以团队协作为基础,构建合作型作业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型作业,在锻炼学生组织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大中型”合作型作业,比如社会调查、民间采风、话剧或配音表演、辩论赛、学生授课、情景剧创编、班级活动策划等。在根据任务单布置以团队协作为基础的合作型作业时,作为“总导演”的教师一定要注意以下五个要素:一是要科学设置作业的达成目标,明确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单,尽量涵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二是要有具体的方法指导,帮助每组学生理清思维路径、明确任务分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三是要强化过程督导,及时对各组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以提高其作业完成的质量和效率;四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对学习内容和合作精神的感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能力,使他们体会团结协作的力量和趣味;五是要谋划、组织好作业的展示和评价,使活动的意义得到升华。
2.3 以分层递进为形式,设计个性化作业
张鹏举在《实施新课标 倡导语文个性化教学》中认为:“语文个性化教学是以课程内容为中介的师生双方具有个性化特征的教和学的共同活动。具体地说,就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以课程内容为中介,以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因材施教为基本教学策略,以学生个性化的学和教师个性化的教相统一为主要教学过程的活动。”语文教师一定要意识到:个性化作业设计是实施素质教育、落实提质减负要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有创新意识人才的有效途径,自己必须与时俱进,了解时代的要求、学生的需求。个性化作业,即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个性特质、兴趣爱好、个人资源等对作业进行量身订制,让不同的学生完成不同的作业,以增强作业布置的有效性、针对性,摆脱语文作业长久以来重复性、单一性的积弊,达到因材施教、减负增效的目的。个性化作业的常见形式有基于学生特长爱好的兴趣型作业、基于学生学习能力和学科基础的分层型作业、基于实践体验的开放型作业、跨学科的整合型作业等。
3结语
作业布置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同时提升能力、积淀素养。
参考文献
[1]满玉廷.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 科教导刊,2022,(14):80-82.
[2]黄榕泉. 基于“双减”政策的初中语文教材重构探索[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2,23(02):24-26.
[3]何婧莹. “双减”政策下初中语文融合传统文化构建高效课堂的路径[J]. 文化产业,2022,(04):166-168.
[4]孙延娥. “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作业创新设计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2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