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DOI
作者陈福建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 1月第2期
出版日期2024-04-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

陈福建

福建省晋江市南湾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德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旨在探讨当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与对策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法治意识和行为习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往往存在着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因此,研究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问题,对于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明确德育目标,提高针对性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它决定了德育工作的方向和内容。对于初中学校而言,明确德育目标、提高针对性,是确保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的关键。初中学校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制定德育目标。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不成熟,但同时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因此,德育目标应该既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同时,初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和分析。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道德水平、行为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德育目标不能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需求,初中学校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德育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在明确德育目标的基础上,初中学校还需要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德育目标不仅要高远,更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将德育目标细化为具体的行为要求,才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体验,从而真正将德育目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明确德育目标、提高针对性是初中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制定德育目标,并加强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了解和分析,才能确保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目标的可操作性也是提高德育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

2. 更新德育内容,增强时代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快速变迁,德育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初中学校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更新德育内容,增强其时代性。首先,初中学校应该在传承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道德观念。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如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继续弘扬和传承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现代道德观念,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尊重多元等,这些都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其次,初中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重要体现,也是一个人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初中学校应该通过德育课程、主题活动等途径,引导学生养成文明礼貌、遵守纪律、爱护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初中学校还需要加强对学生思想动态的关注和引导。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思想也越来越活跃。因此,初中学校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需求,确保德育内容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符合。

3. 创新德育方法,提高灵活性

初中德育的传统方法,如说教和灌输,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传递道德知识,但往往难以深入学生的内心,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和行为动力。因此,为了真正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初中学校必须积极创新德育方法,使其更加灵活多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参与。情境模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德育方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感受和解决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能力。例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情境模拟,让他们在模拟中学习和实践交通规则,从而培养他们的交通安全意识。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富有创意的德育方法。通过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增强他们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环保主题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环保工作者、污染企业和普通市民等角色,通过角色扮演来探讨和解决环保问题。此外,小组讨论也是一种常用的德育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可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和合作能力。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某个道德问题进行深入讨论,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这些灵活多样的德育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道德的力量,从而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初中学校明确德育目标、更新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施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初中德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陆红菊.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实效性问题研究[J]. 华夏教师, 2023, (18): 6-7.

[2]杨晗. 初中德育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初中部为例[J]. 教师教育论坛, 2022, 35 (12): 73-75.

[3]沈海云. 初中德育管理工作开展的思路及对策[J]. 甘肃教育研究, 2022, (03): 50-5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