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课程背景下大班幼儿集教活动游戏化的实践研究
钱芳
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育才幼儿园
摘要:主题课程具有综合性、生活性、趣味性的特点。幼儿园开设主题课程是响应教育部相关政策要求。而游戏对于幼儿的成长意义毋庸置疑,它是个体生命成长体验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规程》《纲要》等幼教法规也明确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在游戏中幼儿最易接受教育,游戏在幼儿园整个教育工作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进行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力手段"等。因此,我们设想结合大班孩子的兴趣点,通过实践来挖掘课程游戏化在大班幼儿主题活动中的价值,对主题课程背景下大班幼儿集教活动游戏化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大班幼儿;主题课程;集教活动;游戏化;教学
一、以主题活动为核心,生成自主游戏内容与情景
游戏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自主意识,也关系到游戏的进程与方式。因此主题课程背景下大班幼儿集教活动游戏化,在开展动过程中,要强调“幼儿自由自主”,幼儿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可以展开实地考察、讨论或与同伴、家长合作收集有关主题的资料,从而生成自主游戏内容与情景。
例如:在大班《环保小卫士》主题集教游戏活动中,当主题开展到第二阶段,孩子们提出了“地球怎么了”这一话题,针对这一话题,进行了讨论,孩子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拯救地球。在孩子们热烈地讨论中,不难发现,一个游戏已经在他们的议论当中诞生了。从主题活动当中引发出来的问题的争论成了孩子们共有的核心话题,他们自由地、积极地献谋献策,探讨“如何设医院”等。而教师在这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的自由,与他们建立了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鼓励和引导孩子构思、协助和参与,尽量可能地给他们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让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协商游戏规则,自由选择游戏的内容、方式。在解决问题当中,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经验,也把在主题活动中理解、掌握的知识自然应用到表演中,使后续的表演更鲜活生动,情境更丰富。
二、对主题集教活动的编排,采用整合式方法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将幼儿园活动分为健康、语言、社会、
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五大领域主题集教活动虽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共同发挥各方教育合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并且主题活动内容应该具有趣味性,符合主题目标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对主题集教活动的内容编排采用整合式方法,将主题内容与五大领域内容进行横向结合,充分发挥主题集教活动的作用。
例如:在艺术领域的,为了激发幼儿对土豆的创作欲望,大胆对土豆进行改造,进一步提升幼儿对土豆的兴趣,在该领域中,主要通过《土豆大变身》这一主题集教游戏活动展开。教师:“最近,我们了解了很多关于土豆的知识,你们知道,土豆除了可以用来吃,还可以做些什么吗?”幼儿 1:“还可以种出新的土豆。”幼儿2:“还可以用来当玩具。”幼儿 3:“还可以做炸弹。”教师:“土豆除了你们说的这些玩法之外,我们还可以对它进行改造装饰,使它变为好看的艺术品。老师这里有一些材料,请你们动动自己的小手,对土豆装饰。”这样,充分发挥大班幼儿的想象空间,在孩子们不同玩法下使“土豆变变变”,创作出多样的土豆造型。再比如,科学领域,在《神奇的土豆》这一集教活动中,开展了科学小游戏,首先,教师展示出一杯装着盐水的透明杯和一杯装着清水的透明杯,并将两块同样大小的土豆放进杯中,引导幼儿大胆猜想为什么其中一块土豆浮在水面,而另一块却沉入水底。其次,教师并没有随即给出幼儿答案,而是提供给幼儿两个阶段探索的机会。第一阶段,教师分发给幼儿盐、糖、味精、面粉等材料,让幼儿自主探索哪些材料放入水中能让土豆浮起来,并将探索结果记录下来;第二阶段,当大部分幼儿得出盐可以使土豆浮起来的结论后,让幼儿继续探索要放入多少量的盐,才能使土豆浮起来,同样让幼儿进行记录。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并对活动进行延伸,让幼儿去科学游戏中继续探索,看看除了土豆,还有哪些物体可以在盐水中浮起来。
三、启发探究式游戏化集教与主题课程相结合
启发式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目的、内容、知识层次、知识的规律,通过多种教学方法,通过激发、诱导的方法来传授知识,培养幼儿的能力,从而促使幼儿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发展。启发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方式,而且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教育理念,儒家学者孔子曾经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由此可见启发式教学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较为最本的教育方式,教师要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及原有的知识体验,注重与幼儿园课程结合以达到较高的契合度,以提升启发式教学在大班幼儿教育中的运用实效。
例如:《春天的秘密》这一主题活动,课程中提供活动建议和活动参考案例。根据启发式教学的理论特点,教师在活动中需运用图片、图书、儿童故事、儿歌、绘画等游戏化教学手段,有效拓展幼儿对春认识,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学习描绘春天的美好语言和用五彩斑斓的色彩展现春天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春天各种意象(如动植物)的浓厚兴趣。在活动中,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开展课堂活动时,让幼儿进行有关春天的绘画、天气记录、学唱歌曲、语言表达等,创设部分环境并尊重幼儿的活动意向和建议,进入春天的环境中,通过看、闻、摸等各种感官体验,使启发式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启发式教学在主题课程背景下的大班幼儿集教游戏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进行思维活动,主动探索知识,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从而实现师幼共同活动、相互促进的局面,从而实现幼儿对所学的知识的认识与掌握,通过启发式的教学,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有助于培养幼儿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总而言之,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是一项课程改革项目,是推进《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落实的重要举措。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探索将教学游戏化,教育综合化的幼儿教育实践模式,把游戏融汇于主题活动开展中,充分体现寓教育于游戏之中.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在主题下开展的一系列的游戏深受幼儿的喜爱,并且幼儿能够真正地发挥主人翁精神,通过主题下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使得自己的认知不断深入。对此,本文主题课程背景下大班幼儿集教活动游戏化的有效实施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意见,以期对广大教师有所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王禹. 刍议主题课程"游戏化"实施的行动路径——以大班"闹元宵"主题活动为例[J]. 家教世界, 2016(15):3.
[2]王姗姗. 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课程游戏化实践探索——以大班"民族大联欢"主题活动为例[J]. 幼儿100:教师版, 2022(3):2.
[3]王欢. 浅谈幼儿园大班主题活动开展中的课程游戏化[J]. 文学少年, 2020, 000(025):P.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