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

摘要 【摘要】摘要: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民族文化是发展过程中凝结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精神,那么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是所有历史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对此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DOI
作者易艳梅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 2月第3期
出版日期2023-06-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民族文化意识

易艳梅

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

摘要在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民族文化是发展过程中凝结的精华,让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的凝聚力。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历史背景和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精神,那么如何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去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是所有历史教师需要考虑的事情对此笔者也提出了几点教学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民族文化意识;教学策略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对一个国家几千年发展历程的记录,通过历史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国家的进步,从而学习国家的民族文化,培养民族精神。尤其是对于高中生而言,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的过程中,所以通过高中历史的学习,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通过优秀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对国家发展的贡献,能够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建立正确的三观。但是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和教师更注重分数和知识点,而忽略了对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导致很多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这不是高中历史教学的目标。正确的教学理念是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意识,因此教师有必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重点强化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

一、创设情境,增强学生的民族情怀

爱国者,当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对于高中生而言,长时间沉浸在高强度的学习中,往往对于家国和民族情怀没有深刻的认识,但是高中生即将步入社会,成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其政治思想和民族情怀对于祖国未来的建设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历史教学中还原和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怀。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的内容时,该章节中重点讲述了鸦片战争以及列强对我国的侵略,单纯地看书中的图片和资料,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并不深刻,也很难体会到当时民族危亡的痛心和甘愿为国家奉献的民族情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找到同时期的视频短片和真实的资料记录,让同学们观看,再加上教师的讲解,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学生能够有一种获得真实情境体验的感受。与此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鸦片和侵略者的憎恶,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和民族情怀。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播放一些民族情怀的歌曲,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组织活动,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

很多高中生没有民族意识,对民族文化不敏感是因为他们身处和平时期,每天的生活都是平静而美好的,所以在安逸的环境中,学生对民族意识没有明确的概念,也没有意识到民族意识的重要性。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地结合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历史活动增强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内容时,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的牺牲以及劳动人民所遭受的迫害,让每一个中国人心痛,勿忘国耻是我们当代高中生需要牢记的历史使命。为了强化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教师可以组织课外的历史游学活动,带领学生到被日军侵犯的地方体验当时的情境,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哈尔滨731 部队,731 部队是日本侵略者对我国人民实行细菌实验的地方,在该遗址中,学生能够通过肃穆的氛围体验到当时日军的残酷和我国人民的悲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三、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中,很多同学的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归根结底不仅是学生的问题,教师有很大的责任,大部分高中历史教师比较专注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学生民族文化的积累,所以想要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教师应该做出改变,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十单元《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内容时,教师不要将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讲解和记忆中,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生活实际来体会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坚持的民族文化,以及这些文化为我们的社会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哪些跨越性的进步。通过这种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内容,能够让学生深入理解和认可我们的民族文化,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化被动为主动,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强化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并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付出更多的努力,培养自己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思想,成为一个综合素质强的人。

结束语:想要通过高中历史教学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意识,教师需要时刻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先进的教学技术,让学生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感悟的动力。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教师应该在历史教学中贯穿民族文化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

参考文献:

[1]金强.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探索[J]. 现代职业教育,2021(6):192-193. 

[2]史调林. 解读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渗入民族情怀教育[J]. 考试周刊,2020(89):149-15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