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探究意识等。为此,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DOI
作者李秀英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4年5月第10期
出版日期2024-05-1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科学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李秀英

仁寿三溪九年制学校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学习方法以及探究意识等。为此,小学科学教师积极地对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并通过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他们能够自主地去探索知识背后隐藏着的更深层次的内容,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提升;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小学阶段,科学教育不仅是传授基础科学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关键时期。

一、鼓励学生质疑,培养探究意识

要想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主要是以学生思维的培养为基础来进行的,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对小学科学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其探究思维得以有效地调动。在学习“能量”这部分的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时下较火的赛车类动画片给予学生播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进而教师再将提前准备好的赛车玩具展示给学生,并利用赛车玩具组织一场小型的赛车比赛。在建立好教学情境之后,教师可提出关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如“玩具赛车是怎么进行主动工作的?它是靠什么原理运动的?”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从而促进学生的关注度并加以思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提出自身不同的观点见解,大胆产生怀疑,比如,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则会产生诸如以下的疑问:“电动机是怎么带动赛车行驶的?”“小电动机里面的构造是什么?”“为什么小电动机通上电之后就可以转动,是什么原理?”“小电动机还能带动大一点的玩具车吗?”等。在学生引发一连串的问题时,教师应当给予更多的肯定与鼓励,进而引导并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科学素养。

二、引导进行实践培养综合能力

随着新课程的进行,必须加强外在活动和内在活动的统一性,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动脑思维能力,通过活动体验以及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新课程强调了课堂教学的活动性,需要教师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活动的本质是学生要主要参与,获取直接的参与体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寻求答案。如果只注重活动的外在性,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就失去了探究活动的意义。因此在探究活动中外在和内在两者互相关联 ,缺一不可。

例如在学习肌肉时,通过对课程的介绍后,为了让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深入的了解,教师让学生两两成组,相互介绍自己的肌肉。如果教师没有对课堂进行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严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很容易将课堂变成学生嬉戏的地方,导致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思考,同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没有对参与教学活动的感受,教学活动结束后,课堂知识便丢在了一旁,缺少对教学活动的深入谈思考。在课堂结束后没有对科学活动进行交流汇总、质疑和发现,缺少活动的体验性和思维性,科学探究活动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导致为了活动而活动,没有对探究活动后的深层次内容进行挖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的体验性和思维性,让学生在认识、介绍肌肉时能够更好的了解知识点,在学生交流结束后,随机抽几名学生,让另外的学生提问,支出肌肉、骨骼、关节的具体部位,结合前几课时,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让学生更加重视课堂的讨论、交流活动,积极的进行思考。

三、重视单元教学,建构知识框架

由于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有些存在极强的碎片化属性,这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养成,也对学生的决策能力产生了影响[3]。因此,教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前后联系,贯彻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大框架,并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通过问题和情境引导,使科学思维朝着结构化方向转变。

例如,在学习《显微镜下的生物世界》,第一,教师要梳理教材中的科学知识,将其前后串联,帮助学生回顾显微镜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并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状态理清单元的层级联系,找准实践之间的深浅关系。第二,教师要通过问题链进行结构化设计,在教授新课的同时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尤其在显微镜下的细胞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回顾细胞的观察方式,明确记录形式,并能够清晰说出洋葱表皮细胞的观察步骤,使新旧知识之间产生交替,真正让科学知识实现内化与迁移。第三,教师要点明学习重点,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对有代表性的科学知识进行论证和研究,从而实现由浅入深式学习,逐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有效地融合科学思维训练,优化教学方法,并加强教师培训,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要多改进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尤慧雅.多种策略促农村小学科学的深度学习[J].教育艺术,2023,(07):28-29.

[2]罗鸿,杨群英.利用乡土资源优势提高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J].广西教育,2023,(07):122-124.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