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中绘本教学策略研究
余双红
云阳县实验幼儿园
摘要:绘本作为具有重要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的图画书,深受幼儿、教师、家长及学前教育专家的喜爱和欢迎,它在学前教育阶段中占据非常关键的地位,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导致绘本教学的教育价值和教育意义无法得以充分发挥,对幼儿各项智能的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此,文章基于当前幼儿园教师开展绘本教学活动的现状,深入地探讨了幼儿学前教育中绘本教学的有效策略,希望对相关研究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绘本教学;策略
一、幼儿学前教育中绘本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绘本内容的选择上缺乏多样化元素
部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都会偏向于选择外国作者所创作的绘本,而很少会去主动了解和选择国内的优秀原创绘本,究其原因,主要是受教师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如教师因为个人喜欢国外绘本的创作风格就会选用国外的绘本,认为国内绘本价值较为浅显、画面不够有趣,发展太落后。此外,也有教师是按照个人对绘本的感兴趣程度去选择,选择时没有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导致出现了选用的绘本对幼儿来说适宜性不强、绘本本身质量不高等现象,幼儿也因此错过了阅读多元素绘本的机会,特别是失去阅读我们本土优秀原创绘本的机会。
(二)绘本教学倾向于讲读法
部分教师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绘本教学通常是讲读法,在讲故事中也会穿插一些问题,绘本活动俨然成为一种单一化的讲故事活动。这种方式使得绘本教学过程缺乏交互性、新颖性、可变性和综合性,教师在绘本教学中处于很高的控制地位,并且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方式无疑会让幼儿兴趣下降,甚至失去阅读倾听的兴趣。
(三)缺乏绘本教学活动的延伸尝试
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一般会以亲子活动、复述或总结故事内容的形式组织延伸活动,还有教师会使用角色扮演、游戏活动、美工活动的形式,但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使用概率较低。教师对延伸活动的思考不足,延伸形式缺乏创新意识,很少以改编或续编故事、音乐活动、探究活动及幼儿讨论的形式组织延伸活动。
二、幼儿学前教育中绘本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综合多种因素选择,关注本土元素绘本
在绘本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全面考虑,如从绘本的故事趣味性、画面风格、颜色设计、故事寓意、教学活动主题,以及不同阶段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需求等多方面去选择。例如,小班幼儿刚从家庭到幼儿园,他们在入园时会经历分离焦虑,对新环境仍需适应,因此,安抚情绪、习惯培养的绘本内容更适合他们,我们可以选择绘本《我爱幼儿园》《有一天》《我想和你交朋友》等。对于中班幼儿,他们的道德意识、规则意识正在萌芽,所以可以选择《大卫不可以》《臭毛病》《勇敢做自己》等绘本。大班幼儿好奇好问,具有合作意识,能初步进行换位思考,因此可选《快乐是什么》《猜猜洞里有什么》等画册读物。
此外,幼儿园很多绘本都是外国作品,很少看到本土的优秀绘本,使幼儿失去阅读国内优秀绘本的机会。尽国内绘本发展较晚,但不可一概而论,其国内也有诸多优秀的原创绘本,如《我是花木兰》《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小年兽》《别让太阳掉下来》等,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的眼球和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求知欲,幼儿通过此类绘本可以感受传统中国味、品味中国传统文化,鉴赏中国传统之美,对传统文化产生认同感,增强本土文化意识。
(二)丰富绘本教学方法,提高幼儿阅读兴趣
在绘本教学中,教学方法的使用过于单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想充分调动幼儿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使之参与教学活动,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使用的教学方法要多样化,教师在组织实施绘本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对于新的教学方法要敢于尝试使用,同时要根据活动特点综合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单纯使用讲读法和提问法的单调性。
例如:教师可以将绘本与趣味游戏相结合,游戏作为幼儿感兴趣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游戏时可以增加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接触以及交往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幼儿便出现了语言交往的迫切需求,游戏中一个新的情景就会产生新的需要,可以调动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也能锻炼、丰富幼儿的语言。如《长颈鹿不会跳舞》绘本具有明快的画风,充满欢乐气氛,富有游戏性。这本书主要讲的是长颈鹿不能在丛林舞会上跳舞,很失望,蟋蟀让他改变了曲子。长颈鹿就这样尽情地跳舞,最后得到了所有人的喝彩。读完绘本后,教师和幼儿将角色游戏的体验和不同的音乐进行转换,让幼儿想象并做出相应的动作,进一步体验蟋蟀和长颈鹿的作用。 这个游戏包含角色游戏和音乐游戏两个要素,可以培养幼儿清晰表达自己感情的能力,同时让幼儿了解他人,体验助人的快乐。
(三)基于绘本故事,注重延伸教学活动
形式丰富多样的延伸活动是绘本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开展有效的延伸活动,使得幼儿多项智能的发展成为可能,绘本教学的价值也因此得以提升。鉴于此,教师要基于绘本故事,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丰富并创新延伸活动形式,比如教师可以尝试用制作图画书活动,通过在幼儿制作图画书的过程当中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让幼儿了解制作图画书的步骤和做法,慢慢让幼儿对阅读产生兴趣。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次和幼儿进行沟通和互动,发现他们的需要和兴趣,从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形成生成性课程,满足孩子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丰富了求知内容,也是绘本教育价值的一种重要体现。
例如:大班绘本《小河马的牙》教学活动延伸环节的设计中,笔者观察到书中生活化的故事情节和可爱的动物形象深受幼儿的喜爱。于是,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师和幼儿决定以此绘本为题材表演一台以保护牙齿为主题的音乐剧,通过讨论、协商、合作、交往等活动,启发幼儿创造性的表达和表现,获得新的体验,发展综合实践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让绘本阅读活动与美术活动进行有机的融合,让幼儿各自用铅笔、油画棒或者水彩笔在纸上,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再现图画,或者比较经典的人物形象,以此提高幼儿对绘本的理解,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总而言之,绘本教学对幼儿的心智、逻辑思维、语言能力,以及增强其阅读兴趣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功能。我们不懈探寻科学可行的绘本教学策略,抓住幼儿启蒙教育的更佳契机,能有效开发幼儿各项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培养其阅读能力及良好习惯。本文基于幼儿绘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对幼儿绘本教学策略作了探讨,主要从绘本内容的选择、绘本教育的开展方法以及绘本延伸教学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参考文献:
[1]刘露萍. 浅析学前教育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 读与写:中旬, 2021(3):0338-0339.
[2]肖婷. 幼儿学前教育中绘本教学策略[J]. 传奇故事, 2022(35):93-94.
[3]刘露萍. 浅析学前教育中绘本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J]. 读与写:中旬, 2021(3):0338-0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