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新教材的成效与收获
陈泽方
仁寿县满井镇小学校
摘要:时代在发展,学校的教材也在随之进步。作为教育教学改革背景下的一名小学科学教师,要了解到如何变化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新时代用的是新教材,但是旧教材并无完全不可取之处,所以若要让小学科学新教材带来成效与收获,无法脱离对旧教材的研究。
关键词:小学科学;新教材;成效与收获
在新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编排上是三个单元,每个单元是八课,大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具体内容上有所改动。在旧版本的小学科学教材中,编排上是四个单元,每个单元有八课
;但新教材更加看重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实施新教材教学,既能更好地发展旧教材对学生带来的有利影响,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优秀品质。
一、从激发兴趣出发,提出生活问题
在以往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不少教师对提出问题的理解有所偏差,严重消磨了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科学是一门以探究为主的学科,而探究的基础便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基于此,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师当以崭新的教学思想改变以往错误的提问方式,依据实际生活提出符合科学与学生认知的合理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以活跃的思维在充满勃勃生机的科学课堂中汲取知识。
比如,对比三年级小学科学新教材与旧教材“水和空气”的这部分内容,在旧教材中,水和空气是一个单元的内容;在新教材中,水和空气划分成了两个单元,更加精细了一些,更加体现生活。因此,教师在展开新教材《空气有质量吗》的科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时,与旧教材中《空气有重量吗》做比较,首先,教师鉴于学生理解能力的不足,应通过初步的引导帮助其简单的理解质量和重量的概念;其次在以课题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提问,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通过相关工具与具体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这样,通过从生活问题出发,使学生知道了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激发了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充分汲取到了科学知识。
二、从培养能力出发,开展生活实验
实验是科学学科中的基础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理念环境下对教师重点倡导开展的教学环节。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要重视在科学课堂中开展生活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对现实生活带来的积极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充满兴趣地参与到科学课堂实践活动当中,从科学生活实验的角度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期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运动与摩擦力》这一节为例,目前这一节并没有做过任何改动,使用的仍旧是旧的小学科学教材,但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策略应该有所创新。首先,教师应在深入研究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了解到实验是绽放此节课精彩课堂的关键环节,其次则应从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角度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然后,发挥自身的引导者作用,依据生活现象为指导语言,带领学生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引导学生掌握识别和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比思想,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最后,教师当对学生总结实验内容,对学生提出运用科学实验于生活中的期许。这样,通过开展生活实验,使学生形成了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大大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从拓宽视野出发,拓展生活习惯
在单一教学思想与乏味教学策略盛行的旧时期,课堂上的时间十分有限,拓展教学内容一事被大多数教师认为是天方夜谭,以致于学生的视野具有局限性。但是随着教材、教法的更新,小学科学教师已经可以拥有充足的课堂时间,所以可通过新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基于生活拓展,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知识储备的不足,以求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习惯,不断丰富自身的认知。
比如,以引导学生学习《食物中的营养》这一节为例,这是新教材四年级下册中《食物》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与学生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首先,教师可以自大屏幕上展示材料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阅读获取信息,从而结合新教材的具体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的点拨,丰富学生对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作用等方面的认识。然后,通过教材中的食物内容让学生感受各种营养与人体生命的关系,并基于生活进行拓展,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建立健康意识的观念。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系统归纳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的作用,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如何自主养成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的习惯。这样,通过基于生活拓展,培养了学生辨别食物中营养成分的方法,极大程度上实现了拓宽学生知识视野的目标。
总之,新教材是对旧教材的升华,我们要不断努力改变自身的教学思想,将自身的教学思想与所要教学的内容充分融合,突破以往旧教材、旧思想、旧策略的多重限制,助力学生在理想的范围内获得科学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张烨. 新课标视野下中小学科学教材中"浮力"内容的比较与衔接[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19(9).
[2]杨大苍. 浅析小学科学教材的使用方法[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294(0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