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实践

摘要 【摘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需要结合单元整体,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并在写作前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写作中借助范文引领,提升写作技能;写作后运用评价修改,反思写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DOI
作者周莹超
出处《教育学文摘》2024年22期
出版日期2024-12-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实践

周莹超

浙江省诸暨市山下湖镇中心小学

 

摘要: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需要结合单元整体,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并在写作前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写作中借助范文引领,提升写作技能;写作后运用评价修改,反思写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主题意义;小学英语;单元写作

英语写作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然而小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出现了学生无话可写,不知道怎么写的现象。单元写作教学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创设相关主题语境,引导学生在主题意义范围内借助主题语境发掘文化内涵,形成多元思维视角,发展思维品质,提升文化意识,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英语核心素养的形成。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本文以人教版PEP 5 Book Unit 4 What can you do?为例,探索如何利用单元,基于主题意义探究进行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单元教材话题是“你会做什么”。从教材内容编排来看,A部分主要谈论能为派对做什么;B部分主要谈论在运动、生活等方面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课时为Read and write,是Robin的交友邮件。单元的核心语言是:What can you do? I can.….Can you..? Yes I can/No.I can't.如果按照教材的编排直接教学,就会出现核心知识平行分布,能力结构缺乏递进,学生对话题的认知不能逐课深人的现象。因此,我们可将话题聚焦到如何发挥能力上,从能为派对筹备做什么,能在派对上展示什么,到发现自己的能力短板和同学之间的能力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团结互助,并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不足交朋友,学会团队合作,学会认同自我、认同他人,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二、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单元写作教学实践

在单元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均应指向主题意义的。写作前,教师可创设主题情境,通过游戏、设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写作中,借助范文引领,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对比和模仿提升写作技能,丰富写作内容;写作后,开展评价修改,基于对主体、形式和目标的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的写作反思。

1.  写作前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学生学习的开端和背景,也是支持学生持续学习的刺激和动力。在写作前环节,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构建主题设问,激活写作思维;开展主题讨论,积累写作语言。

  1. 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创设真实的语境,赋予写作任务以真实性和交际性,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在本课中,教师结合了学校每年度开展的英语节,创设了要开英语派对来交朋友的真实情境,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的问题意识,以游戏活动展开问答。师生对话建立在真实的情境中,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这样的活动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表达的欲望,为后续开展写作教学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1. 构建主题设问,激活写作思维

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最为直接的方式。教师聚焦语篇中的关键信息,围绕主题设问,引导学生在思考、交流、探究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建构目标主题相关知识网络,从而激活写作思维。本课中,教师结合单元中各板块的人物图片,提问:What can they do in the party? 复习了Zhang Peng等人会的一些活动,激活了写作思维。

  1. 开展主题讨论,积累写作语言

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可以充分激活学生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和智慧,发展其主动思维的意识和水平,促进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归类了在派对前,派对中,派对后能做的事情。在阅读Robin的邮件后,让学生在探讨中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每个人都能为派对做一些事情。不同的人也有相同的特长,可以互相帮忙,可以成为朋友。在阅读中,学生也不断接触运用I can... . I can’t... .等核心句型。

  1. 写作中借助范文引领,提升写作技能

写作的范例是学生写作前用来参考和模仿的范文。范文不仅能为学生的习作创作提供具体的参照,而且有助于学生自主发现习作中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便于教师给予建设性的写作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习作品质和写作技能。

本文中,教师提供了如下范文,供学生参考。

 

Dear Robin,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My name is Alice. I am kind and hard-working. I can dance and draw pictures. I can play the pipa well. But I can’t swim.

Nice to be your friend.

                                            Alice

在学生有了强烈的写作动机和丰富的写作素材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阅读范文中自主发现问题,学会纠正写作错误;在对比分析范文中归纳总结技巧,学习用连贯的语言丰富写作内容;在模仿范文中创意写作,写出真实和个性化的作文。

  1.  写作后运用评价修改,反思写作过程

评价是发展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新课标提倡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在读写板块,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多元、多维、多次评价,引导学生客观审视写作中的问题,并从同伴的习作中汲取精华,不断完善写作。

1)自我评价,促使自我反思

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自我评价量表,修改自己的初稿,着重关注其中的标点、拼写、语法等。自我评价表的评价内容需表述清晰,以学生为主体,以助力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其自我反思意识、自我评估和修改的能力。本课中,教师设计了以下学生自我评价量表(表1)。学生需要对照标准,自我反思,逐项自评,初步完成习作。

评价内容

Yes

No

1.我有用到I can/ can’t句型吗

 

 

2.我的邮件格式正确吗?

 

 

3.我的单词拼写正确吗?

 

 

4.我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吗?

 

 

5.我的书写美观,页面整洁吗?

 

 

亮点:                             建议:

1 自我评价表

 

2)同伴互评,体现多元见解

同伴互评需关注他人的创作背景、思维模式、总结他人优势与不足。学生在评价他人作品的过程中可逐步认识到事物的多面性,促进思维多元化,有助于在改进自己作品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思维过程的优势和不足。

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同伴写作评价量表应该着重关注布局谋篇,写作技巧的运用,注重提升学生的连贯表达能力。本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四人小组为单位,寻找文章亮点,针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的建议,进而反思自己的写作。

3)教师讲评,引导思维进阶

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中,学生的语法、词汇和结构方面的问题已经有所解决,但是学生难以深入到意义和思想层面的评价,教师点评要着重于作品中的文化内涵、主题意义等方面的问题。本课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站在读者角度,考虑如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学生运用更多的等句型来丰富句型结构。

综上所述,主题意义引领下的小学英语单元写作教学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教材文本,结合单元整体,准确把握文本的主题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写作教学活动,通过写作前创设主题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写作中借助范文引领,提升写作技能;写作后运用评价修改,反思写作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带领学生从表层的语言学习走向深层的意义探究,将学科育人的目标落到实处。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