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实施中常见的问题及对应策略研究
陈新跃
仁寿县始建镇小学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逐渐受到大家关注和重视。因此,大多数学校正在推进科学课程的深入和改革,培养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但是,由于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科学课程的优化和创新。教师应该发现小学科学课程容易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推进科学课程深入实施。
关键词:小学科学;课程实施;对应策略研究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小学科学的课程不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认为科学这门课程只是一门不重要的学科,不是当前阶段应该学习的主要学科,因此学生们经常忽略这门课程,不认真学习科学,而且老师也不重视这门学科的教学,不能培养创新人才,导致科学教学效果和质量低下。
一、小学科学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少课堂学习氛围,学生们缺乏学习的热情
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会存在许多不同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的兴趣是主要的原因。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只是按照课本内容对学生们进行复述和讲解,缺乏情境,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教师在“火山和地震”这一课程讲解中,只是介绍了火山和地震爆发的形态变化,并没有为学生营造轻松,有趣的科学课堂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得学生对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并不高。
(2)课堂上学生过于活跃,导致课堂秩序紊乱
许多教师在为课程营造课堂氛围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自身的主导地位,将学生的兴趣放在第一位,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导致了课堂上的互动过于频繁,学生眼中只有自己,会使得课堂秩序紊乱。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既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要重视和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学习方法,若学生一味自主,只会使得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低下。学生一直沉浸在自己的课堂活动中,只会使得教师很难把握课堂教学。
(3)课堂上缺乏针对性,影响教学实效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领域开始被广泛应用,很多教师在科学课堂上,想运用多媒体新技术的方式,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由于教师们的侧重点不同,教师们需要在课堂开始前做好针对性的教学安排,导致小学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课程进行教学,忽略了教学课程的内容,没有针对性,只是广泛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形式上进行了创新,但是内容的针对性缺失,导致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达不到要求,严重影响了教学实效性。教师有必要针对此问题,采取有效的方式,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改善教学设计。
二、小学科学课程就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的相应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营造课堂学习情境
现如今,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情境氛围缺乏,教师应该采取多样化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或其它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和活跃的科学课堂氛围,将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的现象展示给学生,将静态转为动态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欲和积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去户外观察自然现象,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教师在“火山和地震”的课堂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看火山和地震爆发时的变化,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原理。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课后去查阅火山和地震的相关资料,以此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学习兴趣,提高科学学习效率和质量。
(2)教师维持秩序,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对课堂秩序加以引导,鼓励学生探究科学,要适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对偏离教学内容,进行自主互动的学生予以纠正和指导,让学生在课堂氛围中按照教师的安排和计划进行互动和学习。另外,教师在为学生营造生动有趣的科学课堂氛围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主动提问和探究。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引导,教师可以问学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避免学生胡思乱想。例如:教师在“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教学课堂活动中,可以播放植物光合作用的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并提问,让学生围绕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进行探讨,推进科学实验的实施。
(3)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完善教学设计
针对小学科学课堂过分关注形式忽略内容的现象,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设计,根据课程内容的差异性,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努力兼顾各方面科学教学,精心准备课堂教学呢内容,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地位,带领学生参与课堂设计,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勇于探究科学知识。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是一门需要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探究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科学的实施不断深入和受人们重视。因此,教师要发现和探究科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科学的改革措施,推进科学改革和创新,从而提升小学科学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科学教学的优化。
参考文献:
[1] 钟天文. 双减背景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J]. 读与写,2022(21):178-180.
[2] 董晶晶. 让小学科学课堂在生生互动中走向高效[J]. 读与写,2022(35):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