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路径

摘要 【摘要】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审视并创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DOI
作者叶秀青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11期
关键词
出版日期2023-11-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路径

叶秀青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实验小学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下,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作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仅关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更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因此,我们必须审视并创新小学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本文将探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路径,以期为教育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创新

一、创新德育方法,提升德育效果

1.多元化教育方法的运用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应打破传统口头讲解和黑板板书的限制,尝试运用多元化的教育方法。例如,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体验并理解道德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道德问题的能力;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激发思维火花。这些教学方法互动性强、体验性深,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同时,班主任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优秀学生,实事求是地表扬并分析其优点,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对中等生,要助其设定学习目标,正确面对失败与成功,鼓励引导其不断进步;对后进生,要以平和的态度理解其困境,帮助寻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以柔和的方式先化解其防备心理,然后引导其理解做人道理,激发其积极性,增强其自信。对于学生的错误认知和不良行为,班主任应具备耐心,进行反复的教导。每次与学生谈话后,都应记录管理笔记,及时反思经验教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减少学生的犯错次数,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2.利用新媒体平台增强网络德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已成为获取信息、社交的重要工具。班主任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来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扩大德育工作的覆盖面,增强其影响力。比如通过建立班级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班主任可以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制作微课、发布公众号文章等方式,传播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这些新媒体平台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能够使德育工作更高效、便捷,且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二、借助传统文化根基,深化学生德育涵养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并融合了法、墨、道等多家传统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包含了许多宝贵的道德品质,如友善、忠诚、勤俭、正义、温良、孝悌等,都蕴藏在古代文化之中。举例而言,孔子提出的“仁”的理念,将其作为最高的伦理标准,并与“礼”相结合,构建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基,它蕴含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民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对于解决全球性问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因此,班主任可以运用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提升学生的德育修养。例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领悟古人的智慧,学习他们杰出的精神和道德品质。同时,可以结合传统节日或节气,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活动主题,围绕传统节日或节气展开活动。在节日氛围的渲染下,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将更加深入,从而更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德育修养。

三、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其积极参与班级自治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被日益突显。为了更有效地推进小学班级的德育工作,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与自治。

在实践中,班主任可以通过丰富的班级实践活动,如校园劳动、公益活动等,使学生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班级的日常运作中。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友情,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还能深化学生的集体意识。针对当前独生子女较多,部分学生存在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淡薄的情况,班主任可以巧妙利用小学生普遍存在的争强好胜心理,通过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培养健康的竞争意识,形成良好的班风。此外,为了确保班级的和谐运作,班主任应通过公正的选举制度,让全班学生参与投票,选出班干部、卫生委员、课代表等职务。这种民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参选积极性,还能确保班干部更好地为同学服务,充分发挥其助手作用。同时,为了避免班干部出现“自我膨胀”的情况,班主任应完善相关的管理与评价制度,鼓励全体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定期评价,确保班干部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增强他们的集体责任感,班主任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实施班干部轮换制度,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得到锻炼,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使他们形成乐于助人、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从而实现个人能力与品德的综合提升。

四、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德育合力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最初场所,承载着无数的情感与教育的期望。家长,作为孩子的首任教育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因此,家庭在孩子的德育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为了更全面地推进德育工作,小学班主任应更主动地与家长建立合作关系。不仅要加强与家长的日常沟通,更要时刻关注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所遇所感,共同为孩子的德育成长出谋划策。首先,小学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家长会是一个重要的平台,可以让班主任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和成长情况。班主任可以向家长介绍德育工作的目标和方法,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德育理念,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其次,家访是班主任与家长建立更紧密联系的有效方式。通过家访,班主任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成长需求。这种深入的交流使得班主任和家长可以共同为学生制定德育目标,进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成长。与此同时,现代科技手段也为家校合作提供了便利。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群等平台,随时向家长传递学校的德育工作信息、要求,以及学生在校的表现。家长则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与班主任进行实时的沟通。这种线上与线下的合作模式,为新时期的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出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王婵.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活动的开展[J].新一代:理论版, 2022(17):0064-0065.

[2]石千千.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研究路径[J].科幻画报,2022(06):47-48.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