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让我们学会谦让

摘要 【摘要】摘要:在幼儿的教育阶段,家长可能会注意不到幼儿产生过强的占有欲,幼师应当纠正幼儿过强的占有欲,让幼儿学会谦让。过强的占有欲会让幼儿的人际关系变得尴尬,会影响幼儿后续的成长,需要幼师进行合适的制止和引导让幼儿学会谦让,学会谦让会让幼儿长大之后减少受到冷遇和挫折的机会,同时减少会对幼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机会。当然幼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跟幼儿解释清楚谦让的真正含义,不能让幼儿本末倒置,要让幼儿在正确的健康环境下成长。
DOI
作者樊俐君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7期
出版日期2023-01-06(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孩子,让我们学会谦让

樊俐君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中心幼儿园 332400

    摘要:在幼儿的教育阶段,家长可能会注意不到幼儿产生过强的占有欲,幼师应当纠正幼儿过强的占有欲,让幼儿学会谦让。过强的占有欲会让幼儿的人际关系变得尴尬,会影响幼儿后续的成长,需要幼师进行合适的制止和引导让幼儿学会谦让,学会谦让会让幼儿长大之后减少受到冷遇和挫折的机会,同时减少会对幼儿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机会。当然幼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当中也应当跟幼儿解释清楚谦让的真正含义,不能让幼儿本末倒置,要让幼儿在正确的健康环境下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学前教育;教育渗透

在教育幼儿学会谦让之前,幼师应当清楚是什么导致幼儿占有欲强的原因,再根据幼儿占有欲强的原因去制定教育方向,要让幼儿在正确认识到谦让的好处以及谦让的意义、含义,再让幼儿去实行谦让这一行为。很多幼儿在被制止占有欲之后会产生过激反应,幼师应当要及时纠正他们的过激反应,要让幼儿意识到真正的谦让什么样子的,要让幼儿真正的学会谦让。在幼儿园的学前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教育渗透,幼师要根据幼儿的行为去制定正确的教育方案,要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于幼儿三观的塑造,要让幼儿在健康快乐的氛围下成长。

一、在潜移默化中向幼儿传递物品归属概念,让幼儿能够学会换位思考

什么是物品归属概念呢?有些幼儿在教室当中看到一本书,他十分的喜欢,就想带回到自己家里,认为自己喜欢这个东西就是自己的,这个就是物品归属概念混乱,幼师应当明确幼儿物品归属概念,让幼儿能够明白“什么东西是我的,是属于我的;什么东西不是我的,是不属于我的。”要让幼儿能够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物品归属概念。教室里的那一本书并不归属于某一幼儿,它是可以让其他幼儿一同阅读的一本书。很多物品也不是“看到了就是我的”,如果想要拥有是需要通过正确手段获得的,想要拥有是需要向拥有者询问的。比如说“我”看上了其他幼儿的小汽车,“我”想拿过来玩,就必须要请求拥有小汽车的那个小朋友询问他,“我”是否可以玩。幼师也应当引导幼儿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如果“我”的玩具被他人拿走了,再也没有归还,那么“我”是不是十分生气和难过呢?幼师可以通过让幼儿共情的方法让幼儿明白什么是物品归属概念。

二、完善幼儿的所有权概念,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谦让

没有原则的谦让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在竞争面前,谦让是一种逃避的表现;在危险面前谦让,是一种退缩的表现。一味的去强调谦让行为和不辨认谦让的原因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行为。很多幼儿为了能够获得父母和幼师的赞许,会选择盲目的谦让,无论遇到任何事都选择谦让,这是不正确的,要让孩子学会正确的谦让,要让他们明白什么时候可以谦让,什么时候不能够谦让。比如说当橱窗里只有一只甜甜圈,但是你和排在你后面的幼儿都想要这一块儿甜甜圈,那么在你极度想吃的情况下,你选择谦让给后面的幼儿购买这份甜甜圈,这就是不正确的,因为在自己同样拥有需求的情况下是不必进行谦让的,这种谦让会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会让自己的心理达不到满足,这就是不正确的。但是当厨窗里有一个甜甜圈,你想吃面包,但是想买一个甜甜圈当做明天的午餐,考虑到身后的幼儿也想购买这份甜甜圈,那么你可以选择谦让,自己则在明天再来购买。这就是正确的谦让。幼师应当明确谦让的定义,要让孩子们学会正确的谦让,要让孩子们明白是否应当谦让,是否能够谦让,自己具不具备谦让的条件,再进行完成这个行为。

三、鼓励幼儿的谦让行为,以更加柔和的手段,让幼儿学会谦让

当幼儿完成了谦让行为,幼师们应当进行鼓励,因为当幼儿学习一个行为,幼师们都要对幼儿进行鼓励,让他们拥有继续学习、完成这个行为的动力。有时候幼儿若是不愿意进行谦让,幼师也可以以鼓励的方式而非命令的方式让幼儿学习谦让这个行为。如果幼师以命令的方式让幼儿强行完成谦让,幼儿可能不能够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谦让,他就不能够体验到谦让带给自己的心理满足感,他对谦让这个行为就是带有一定的悲观情绪的,所以幼师应当用更加柔和的手段让幼儿学会谦让。很多幼儿在教育过程当中就是缺乏赞许和掌声,所以他更不能明白谦让的力量。那么幼师就在教育过程当中多一点夸赞和掌声去鼓励幼儿的行为,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让幼儿能够真正的明白谦让行为的好处,并且了解到学会谦让带给自己的体验。夸赞比责骂更加有力量,它能够带给幼儿更加健康的生长空间,能够让幼儿更加快乐的成长。

结束语:

总之,要想幼儿学会正确的谦让,幼师必须明确谦让的正确含义,要让幼儿学会正确的谦让而非过度的解读谦让的意义,实行错误谦让行为。其次,幼师应当在潜移默化中让幼儿明白传递物品归属概念,让幼儿能够学会换位思考,在换位思考当中明白“什么是自己的,什么不是自己的。”概念。幼师在告诉幼儿要学会谦让的时候,也应当鼓励幼儿的谦让行为,要用更加柔和的手段让幼儿学会谦让,并非强硬的命令幼儿学会谦让,这样幼儿才能够在健康快乐的氛围当中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 任孝渝. 角色游戏中的谦让教育[J]. 幼儿教育,1993(5):13-13.
  2. 王红梅. 幼儿占有欲心理分析和教育策略[J]. 教育艺术,2022(2):13.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