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分析
王飞
临沂宏远实验高级中学
摘要: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为了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高中数学教师需要以整体视角为基础,科学开展数学深入学习研究,以构建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从而全面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本文通过实践分析,总结了在整体视角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广大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整体化角度;高中数学;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一、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站在整体化角度上论高中数学的“深度学习”,许多数学专家和学者都对其特征有了新的认识。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数学的深度学习强调对数学知识进行批判性理解。深度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获取和记忆,更重要的是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学生需要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评价数学知识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其次,深度学习更加注重新旧知识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结合。数学知识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将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的知识进行结合,构建更为完整和综合的数学知识体系。最后,深度学习已成为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通过引导高中学生深度发掘和领会数学教学背后隐藏的知识内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的本质。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忽略了数学本质的灌输和数学知识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实践方法的联系,这样的教学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的状态。而整体化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构建新的数学知识,挖掘出更深层次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教学效率,推动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二、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深度学习需要建立整体视角
深度学习不仅是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而且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从整体化角度来看,深度学习应该包含学习困惑、数学思考和学习反思三个部分。学习困惑是影响学生深层学习动力的重要因素,而深层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则与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存在困惑密切相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以学习困惑为基础进行研究,让学生在解决学习困惑的过程中,构建知识,解决问题,可以很好地呈现深度学习的状态。在深度学习中,数学思维是深度学习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会对学生在处理数学知识时对关联知识的调用水平,以及学习某一数学知识时所建构的认知体系的完整程度产生影响。学习反思指向学习品质,深度学习在促进学生学习反思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这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强调的关键能力相一致,可以实现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项要素的落地。
从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想在课堂中推动深度学习,需要一个坚实的抓手,而这个抓手实质上就是“整体观”下的三个层面。这三个环节与传统的教学思路也高度关联,比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出现困惑,只有在遇到困惑的时候,才会让学生产生疑问,将学生原本的认知平衡给打破,从而让学生进入到认知不平衡的状态之中,进而产生学习动机。只有数学思维,才可以让学生能够利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处理,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和其他数学知识进行有效的联系。也就是说,如果认同了深度学习的这三个学习环节,那么就能够把原来的数学教学习惯和新的要求相结合,这才是深度学习有效运行的机制保障。
(二)注重知识的构建,提供深度学习机会
在新课改背景下,为了与整体化教学模式的要求相适应,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的亲历和体验,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让学生可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和体悟数学知识构建的整个过程。也就是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数学科学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高中数学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过程,从而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
例如:在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的第八章第三节《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教学过程中, 在课前,教师建议学生准备简单的几何体模型学具,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使用。教师分组,让学生分别量测自己所持几何体的长度、宽度和高度,并将所得数据记录在册中。通过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计算所持简单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这种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来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这种方式为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经历、体会数学知识形成的整个过程,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和研究的趣味性。
(三)重视自主性体验,实现深度学习
在整体化角度下,为了适应新课标背景下的需求,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学习的自主性体验学习模式,并在体验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数学体验需求,为学生的高中数学学习和研究提供深度思考和体验的机会。这种学习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探究性,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体验来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开展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定位自己的角色,适当地介入、展开和退出。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自主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好地实现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目标。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的第五章《三角函数》中,为了让学生对三角函数公式的转化和诱导公式的认识以及运用更加深刻和熟练,教师可以指引学生根据所学的三角函数公式自行推演,并公布自己推演的结果,同时总结出推演公式和原有公式的内在联系和各自特征。最后,教师再根据学生总结的公式特点依次介绍各公式的名称和使用环境。通过一番的数学研究和推演,学生能够感悟到数学学科“万变不离其宗”的真谛。这种在数学体验学习中所形成的结构性数学认知的过程有利于提升学生融会贯通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的重要表现。
结语:
文章基于对小学深度学习的策略研究开展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从整体化角度出发,把握和处理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和实践中,循序渐进地拓展学生思维的宽度和思想的深度,帮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体系,促进其数学学科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功尧.整体化角度下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分析[J].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2(22):35-37.
[2]吴燕春.整体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分析[J].数学教学通讯, 2020(18):2.
[3]王建业.整体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深度学习[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8):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