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
王计良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兰陵学校
摘要:核心素养作为一种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变得尤为重要。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语言运用、信息获取、思维发展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核心素养导向下提高教学活动的综合育人能力,围绕语文核心素养推动教学评一致化发展,逐渐成为业内共识。为达到这一目标,关注全局、立足整体实施大单元教学蔚然成风。小学语文教师应正确认识新课标倡导的大单元教学,积极学习思考,以提高实践教学有效性为目标,优化大单元教学设计、完善大单元教学。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开展原则
(一)灵活性原则
灵活性是指在进行大单元教学中,老师的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例如,在设计教学课件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予他们足够的发挥空间,避免他们在有限的时间里陷入迷茫境地,以便达到提高小学生学习水平的目的。另外,课堂上的教学是一种生成论,在完成了课件的设计之后,教师要根据课堂具体状况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学习质量。
(二)人文性原则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在教学中正确使用课本,注重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另外,在语文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界定了语文教育教学具有工具和人文两个属性。同时,语文与现实世界有着紧密的联系,继而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对社会真实生活进行深度理解。因此,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要结合语言课程本身的特点,对教科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家庭奉献精神等人文资源进行深入发掘,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语言知识的积累,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二、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践策略
(一)以单元目标为统领,深化学生理解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对知识的内化,在大单元教学活动当中,单元目标的设定就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和学生的认知发展需要密切相关。根据认知理论,学习是一个由表层学习逐步转化为深层学习的过程,而单元目标的制定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实现从表面学习到深层学习的转变。深化学生对单元目标的理解,不仅意味着学生能够准确掌握知识点,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发挥单元目标的统领作用,要更好地引发学生的良性思考,深化其理解和认识,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认识,让学生更好地走入单元内部,完成对所有内容的有效记忆。
(二)构建教学情境,深化内容联系
情境教学法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利用这种方式进行课堂的学习,能够让课程的内容变得更加鲜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的知识,并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开展大单元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把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到课堂上,以便通过情境把文本知识进行有效联系起来,并进行重组,从而让小学生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来认识到各个文本之间的不同,以便让他们对本单元的主题有更深入认识。此外,在实施情境式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让小学生的心态和行动都融入了课堂之中,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有一个更为直观、更为明确的认识,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基于大单元理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以任务为驱动,重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逐点解析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培育学生的文本阅读与交流能力、思维能力有关键作用。1.多渠道选择教学内容。结合语文大单元编排特征,突破教材单元的局限性,多渠道选择整本书阅读内容。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域,通过价值分析选择经典性书目,体悟整本书阅读中内容的知识性、语言的准确性,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2.开展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教师要创设与大单元内容相契合的任务,让学生围绕某项任务进行自主探索或互动协同学习实践活动,不断丰富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升阅读素养。通过导读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对作品进行检视式的阅读,包括作品的书名、作者、封面、目录、插图、评语等,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对作品内容提出疑问和预测,引发对阅读的期待。鼓励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直接与阅读文本进行对话,教师则要适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挑战性或趣味性的任务等方式,驱动学生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积极主动探索书中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消化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在交流活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和方法,促进思维提升。在大单元教学活动之中,教师要围绕文本内容设置相关话题,这些话题可以是教师的阅读教学经验,也可以是学生自主阅读时产生的疑惑或体会,通过大胆提问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增进对文本的理解。
(四)实施教学,改善评价
实现教学评一体化,保持教学评一致性是高质量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方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时必须确保“核心素养培养”思维渗透于教学全过程,保证教学实施规范性、有序性,强调教学评价科学性、标准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以“做中学”为主体思路设置教学任务,并运用翻转课堂、游戏教学法、项目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组织学生参与多样化学习活动;而在评价方面则必须围绕语文核心素养实施有针对性的大单元教学评价,基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过程性+终结性”评价指标,编制学习评价清单。当然,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结果运用也十分有必要。教师应该深度分析、利用评价结果,做好自我反思引导学生反思,基于评价促进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优化升级。
结束语
大单元教学弥补了以往分散式教学存在的不足,使整个语文学习成为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在各个层面都能体现出教学优势。因此,教师在采用大单元教学时,应该深入地了解大单元教学的特点和实施方式,从而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促使课堂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达到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松.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探究[J].教育家,2023,(29):54.
[2]曹小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J].学园,2023,16(18):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