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
廖亚中
仁寿县富加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教育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物理作为初中生必学的一门学科,老师们对教学方式的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做了各种尝试,为现在的初中物理课堂提供了更多的参考资源。在这些资源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高效课堂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对课上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更好的进行巩固,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因此,各位初中物理老师也应该基于现有的资源,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寻找出一趟更适用于本班学生们的学习方法,以便于构建出高效的生物课堂。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策略研究
随着中国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初中物理教学。构建高效智慧的初中物理教学课堂是提升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初中生物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有效途径。
一、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构建高效物理课堂
初中物理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以学生兴趣为导向的物理课堂,明确学生不同时期不同性格的不同需要和发展要求,在课堂上让学生之间有互动,有趣味,让学生活跃在物理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物理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给予学生符合其特点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相结合,进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例如,在《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出发,由于班里很多学生都佩戴眼镜,教师可以以学生的眼镜为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将“眼睛与眼镜”这一课时提前对学生们进行讲解。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回想身边熟悉的物品,进行透镜原理的类比。这样先让同学们对透镜应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教师再告诉学生透镜的基本原理,让学生通过事物参考与课本上的原理进行比对,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对物理课产生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点,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眼睛与眼镜”中将眼镜的应用和设计原理作为教学导向,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还可以在这一内容的学习中,通过透视成像的原理让学生动手操作望远镜的实验,进而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开放性的学科,需要学生们不断的进行实验和研究,学生们的物理素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断的积累才能逐步提升。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就要善于把握住现阶段学生们的特点,采用互动的教学模式,设置不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在不断的课堂互动中,激发学生们的想象力,发散思维,更好的对课本内容进行新的发现和理解,提高课堂效率。
例如,在《浮力》这一课时,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准备一盆水和一个塑料球以及一个承重器,先邀请学生上台来撑一下小球的重量,在得到小球的重量之后,询问学生们,这个有重量的小球放入水盆中是否会沉没?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回答完之后,邀请学生将小球放入水盆之中,引出“浮力”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们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小组讨论,猜想一下为什么在液体中的物理会有浮力呢?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根据教材内容去延伸想象,可以很好的拓宽学生们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理论知识的原理,提高学习效率,构建高效课堂模式。在这种不断的互动和讨论以及分享的过程中中,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们全面健康的发展。
三、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究心理
在进行物理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教师可以将物理内容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初中阶段的物理与实际生活有很大的联系,物理这门学科本身就是研究自然界的学科,因此与生活也有一定的联系,在研究自然界运动规律时,会发现一些物理现象,而一些物理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出现,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展开物理教学。在上课时,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想一下,我们生活中是否出现过类似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从身边入手,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研究物理现象的成因,认识并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在研究物理现象时,教师要让学生结合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物理现象。将物理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还能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学习物理知识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将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不自觉的探究其中的物理现象,能够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光的折射》这节课时,就可以将这个物理现象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回忆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见到光折射的现象,在讲述光折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物理实验作为辅助,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见到光折射的样子,并让学生讲述生活中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光的折射,引导学生将物理规律和现象带入到生活当中,加深学生对光折射的理解力。
四、加强定义类比教学,促使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内容
在教学定义类内容时,很多定义都是根据基本的原理而拟定的,物理教师通过使用定义类比记忆教学法,让学生有根由的去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在课堂上,学生接触了新的定义知识以后,很多时候会因为物理定义的抽象而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类似定义的类比方法,让学生通过身边的事物与课程教学相互比较,加深同学们的印象,促进学生对物理新知识的了解和体会,最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达成教学要求。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逐步深化改革,初中物理教学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要求,物理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最重要的目标。教师们要开始不断进行教学研究,积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模式,将新课改后的教学观念和传统教学模式相融合,致力于丰富课堂内容,增加人文内涵培养,减轻学生应试化的学习负担,从而丰富学生们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主管能动性的提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意识,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