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摘要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过去,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主要关注语文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德育教育仅仅是在普及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方面的简单引导。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越来越广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传递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品德。然而,对于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很多教师并不是很明确。因此,在本文中,将浅谈小学语
DOI
作者全文艳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月20期
出版日期2023-11-30(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

全文艳

乾县城关西街小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在过去,小学语文课堂教育主要关注语文知识的传递和技能的训练,而德育教育仅仅是在普及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方面的简单引导。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德育教育的渗透也越来越广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传递道德观念,培养学生品德。然而,对于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很多教师并不是很明确。因此,在本文中,将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德育渗透;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点,在日常教学中既要传授语言技能,还要加强人文教育,通过语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实践,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在实际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还存在一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专业化

水平,结合实际学情开 展德育活动,帮助小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观,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一、语文教学德育教育体现

    1.语文教学内容要体现思想性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挖掘课本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性和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将其融入到语文教学之中。首先,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在教材上有所体现。教材中的语文知识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点与语法规则,而是涵盖了学生们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和社会事件,引导学生了解道德范畴、了解社会责任。例如,在阅读篇目时,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和思想,让学生从中领悟到道德理念。

2.语文教学要体现感性、情感性

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情感交流。其次,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的渗透在师资上有所提升。语文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道德修养和素质,能够贯彻教育部的相关方针政策,以思想道德的引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德育教育的渗透,除了教育部门的政策与指引之外,还有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不断更新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更新教育观念。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表达和身体表演等方式,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散发,从而提高学生的情商和情感素质。

    二、德育教育的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已经成为教育界的趋势,但现状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对于教材的编制需要更多地注重德育方面的内容。虽然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有一定的道德教育内容,但是这些内容有时候仍然较为简单、概括。如果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地体现德育教育,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道德启发,将更有利于学生全面的成长。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在很多学校,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存在较大的分别,老师主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而德育教育往往被忽视,这时就应该做出改变。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通过言传身教和思想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使德育教育不再是语文教育中的单独部分。现在,许多学校注重德育教育,但往往是把德育教育从语文教育中独立出来,设立单独的德育课程,这使得德育教育难以与语文教育融合。因此,学校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让德育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教学当中。其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家长应该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为孩子的道德教育贡献力量。家庭是孩子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应该积极支持学校和教师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与学校和教师积极配合,共同为孩子的道德教育贡献力量,让孩子有更加健康和快乐的成长环境。

    三、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小学语文的德育渗透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实现,首先可以通过采用德育的语文教材的方式。很多德育的语文教材已经被编写出来了,这些教材更好地结合了语文知识和德育内容。教师可以采用这些教材,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道德知识和学习道德行为。然后再通过语文作文来强化德育教育。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作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写关于自己生活中的道德故事或自己的体验,让学生在书写中,体悟到道德的重要性和正面性。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必须要全面的跟进并且引导学生阅读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小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语文素养,而且可以通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言行举止、生活态度等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文化和道德知识,进行德育教育,并且创设德育教育环境。学校可以通过常态化德育教育活动、社团活动等,营造德育教育浸润式的氛围。另外,在教室布置方面,可以增加一些道德引导的符号,比如关注环境保护的海报、反对欺凌的标语等等。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的同时,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在学校为学生制定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分析和思考,准确地认识到自己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和自主性的公民。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育的德育教育渗透正在被重视,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 培养具有中国文化自信,爱国、爱家庭、爱社会,守法、上进、求真,勇创佳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曹凤莲. 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路径探究[J].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3(2):155-157.

[2] 杨洁. 将德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究[J]. 考试周刊,2023(11):38-4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