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健康培养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现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快速成长的时期,心理发育也越来越完善,因此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样能够有效确保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学习习惯。目前,部分学校依旧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和德育两大教育融合的意义,也并未将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这显然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十分不符。结合这种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充分意识到转变现状的紧迫性,让小学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DOI
作者林宝玉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0月20期
出版日期2023-12-12(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心理健康培养下的小学德育教学研究

林宝玉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聚书小学

摘要:现阶段,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快速成长的时期,心理发育也越来越完善,因此学校开展德育教育工作至关重要,这样能够有效确保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学习习惯。目前,部分学校依旧没有意识到心理健康和德育两大教育融合的意义,也并未将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放到重要位置,这显然与小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十分不符。结合这种问题,要求有关部门充分意识到转变现状的紧迫性,让小学教师能够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从而确保小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德育教育;融合策略;教学形式

近些年以来,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了更多关注与重视,这两方面教育也会直接影响到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需要学校促进二者之间的融合,从而确保小学时期的德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也可以确保小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小学时期开展合理的德育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学习习惯与心理健康意识的养成。为此,本文就结合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的关系,着重分析二者融合的有效策略,包括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希望能够借此为小学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参考。

一、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分析

小学时期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同时确保他们的心里能够健康发展,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了小学德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促进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因此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可以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从而能够确保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下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分析

)应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

在当今社会,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的重要趋势。然而,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推进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设备,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学生导入到真实的德育情境和心理健康教育情境中。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轻松、舒适的学习氛围,从而促进他们良好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同时,这种情境教学也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其次,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深入理解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亲身体验,从而加深对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总之,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是推进小学生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互动教学、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高小学教师专业素养

小学生普遍存在心智不成熟的特点,所以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依赖于教师推进。所以为促进二者之间的充分融合,就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建立起一支专业水平更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本身需要树立一个不断学习的意识,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在日常学习与生活当中充分了解心理知识。除此之外,学校也需要注重建设教师队伍,比如聘请一些专业的德育专家或心理健康人员为教师开展培训工作,以便于帮助他们充分了解学生们目前的心理健康特点,以便于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与好奇心强的阶段,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期间不能限制他们的天性,在引导他们学习的基础上,也需要为他们保留自由玩耍与自主探究的空间,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环境十分不利于促进小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与心理健康的发展,再加上教师与家长过分关注学生们的成绩,也为他们带来了严重压力。所以教师需要和家长一同为学生们营造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不仅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主动性,积极认真的学习,也可以保护好他们的天性,提高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与创造能力。这种教学环境也可以让他们愉悦的学习与成长,从而促进他们心理健康与德育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时期,通过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的融合,能够真正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方位发展,让他们从小便能够受到德育教育的沁润和心理健康上的正确引导,从而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白秀香.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进行德育的策略[J]. 华夏教师,2022,(23):7-9.

[2]孙欣.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 华夏教师,2022,(23):13-15.

[3]周奋东. 红色资源在小学德育中的融合应用探究[J]. 华夏教师,2022,(20):9-1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