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
王桂千
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中心小学校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双减”政策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措施之一。该政策的出台旨在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结合“双减”政策要求,设计出更具针对性、有效性的小学语文作业,以期为提高教育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双减;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现状
1.缺乏个体差异的关注
在当前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这种统一作业要求的方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觉得作业难度过大,无法完成,从而感到极度困扰和挫败。而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作业可能过于简单,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设计出适合不同学生的作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进步。
2.缺乏趣味性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中,有些题目缺乏趣味性,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如果作业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就可能敷衍了事,无法达到巩固和提高的目的。
3.缺乏创新性
传统的语文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往往以书面练习为主,缺乏创新性。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能会限制学生的创造力,使得他们无法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4.缺乏针对性的指导
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作业的评价和反馈往往缺乏针对性。他们往往只关注作业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努力和进步。这样的评价方式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策略
(一)关注个体差异
1.差异化作业设计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要求的作业。例如,以小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古诗三首”一课为例,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作业,如背诵并默写古诗《从军行》;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提高性的作业,如《从军行》描写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发挥你的想象写一段话;对于学优生,教师可以创新探究类作业:A.你知道《从军行》一诗中描绘的是我国什么地方的场景么?你想知道这些地方如今是什么模样吗?请小组合作搜集有关诗句中“玉门关”的图片,同学之间讨论对比古今的变化。B.假如你是诗中在沙场作战、守卫边关的战士,穿越到了现代,看到现在的和平场景,你想对现在的人们说些什么?这样,教师充分考虑到全班同学的语文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兴趣,针对古诗的学习设计了不同层级的差异化语文作业,以此满足每位学生学习语文的多样化需要,让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促进个人的语文能力及素养的发展。
2.个性化指导
在作业实施过程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个体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例如,对于一些需要加强语法和写作技巧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和阅读材料,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提高学习效果。
(二) 增加趣味性
1.游戏化设计
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时,作业的趣味性是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为了增加作业的趣味性,教师可以将其设计成游戏形式,让学生在玩中学,提高他们对作业的兴趣。例如,可以设计词语接龙、猜谜语、解谜等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巩固知识。此外,演绎型作业也是游戏化作业的一种形式。在学习《小英雄雨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排练成课本剧,并拍摄视频记录。在排练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分配合适的角色、确定情节、背台词等方式,更深刻地理解人物形象,并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所学知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举办课本剧大赛,由学生自由选择课本剧或艺术创作课本剧来进行深度演绎。通过举办课本剧大赛,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吸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生活化设计
将作业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任务,让学生感受到作业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例如,设计一些阅读作业,让学生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并写下读后感;或者设计一些观察作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或事物,并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地突破教材内容的限制,让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将枯燥、乏味的作业转变为生动、生活化的作业,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强化创新性
教师可以增加小学语文作业的创新性,通过设计动手操作、调查报告、学科联动等不同类型的作业,让学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来学习和巩固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综合素质。例如,在学习完《腊八粥》一文后,教师可以设计“亲子合作”的实践作业——制作腊八粥,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还可以让他们感受浓郁的文化内涵,也感受到深厚的亲情,增进亲子的互动交流。再比如,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学科联动的作业形式,以丰富小学语文作业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他们对不同学科知识点的巩固和提高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例如,在《桂花雨》教学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为《桂花雨》选择合适的乐曲并进行配乐朗读。学生可以在家中练习朗读,并根据自己选择的音乐来调整朗读方式和情感表现。不同学生选择的音乐不同,因此朗读方式和情感表现也会存在差异。例如,有些学生会选择《长相思》《白鹭》《四季之美》等乐曲进行配乐朗读。这种融合音乐学科的作业内容的设计与安排,展现出良好的实践效果,作业内容的完成度更高,学生的体验也更好。
(四)注重评价与反馈
首先,对作业进行科学评价是至关重要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往往只关注作业的结果,而这可能无法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努力程度。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对作业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参与度、努力程度、进步情况等。这样的评价方式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其次,给予有针对性的反馈是引导学生纠正错误、改进学习的关键。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不仅指出作业中的问题,还要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不足,找到改进的方向。同时,反馈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总之,注重评价和反馈是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实施的重要策略。通过科学的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双减"政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于海霞.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初探[J]. 教育(周刊), 2022(14):3.
[2]运畅.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J]. 新课程研究, 2022(12):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