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构建
何腾丰
湖北省黄梅县国际育才高级中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国教育体制有了很大的进步,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由于受我国常规的应试教育理念所影响,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沿用满堂灌的教育模式,整个课堂较为枯燥无味,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只能被动地跟着我们教师的思路走,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新课标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推动高中语文有序发展,为学生以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构建
语文是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虽然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传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要想有效地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那我们从教者就需要到常规教育理念的束缚,优化和完善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不但能够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同时还能够将学生的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上去,以此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1]
一、问题驱动突破难点,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多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表现得较为被动,虽然潜意识已经做好听课准备,却缺少主动思考的机会。而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构建核心素养课堂,那我们不妨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活跃学生思维。但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那我们就需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即使学生所给出的答案不理想,那他们也会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参与进教学活动之中,期待我们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这样不但能够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同时还能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2]比如,在教学《劝学》这篇课文的时候,这是一篇文言文,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较为困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领略文章严谨的说理美,为了能够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就将问题设计成了假如你是一名教师,在面对一名厌学学生的时候应该如何对他劝学呢?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给出的答案参差不齐,但却能够使学生接收到全班学生分享的信息,并且在这样的问题中还能够活跃学生思维,而学生在阐述完自己的观点之后,我们在回到教材内容中,这样学生自然能够注意对比荀子的说理技巧,从而深入领略严谨说理美,教学效果非常棒。
二、素面朝天阅读文本,捕捉学生原生态思考火花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语文建构能力和思维发展,并且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体现出了学生个体阅读能力的重要性,而在实际教学中每遇到一个文本都要我们教师去指导显然不现实,因此,在为学生呈现一篇陌生文本的时候,不补充任何资料也不要去限制任何角度,鼓励学生大胆地谈谈他们自己的阅读感受,哪怕是简单的一个词或者是复杂的一段话都可以在课堂上与大家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碰撞出思维火花,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下去一定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素养,由此可见,素面朝天读文本,尊重朴素而原始的阅读感受至关重要。比如,《荆轲刺秦王》这篇课文,这节内容节选自《战国策·燕刺》,在文章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并且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画面感极强。但不可否认,这节内容故事与当前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难以调动自身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并且这篇文本内容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呈现到学生面前的,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我引导学生通过强大的互联网功能自主查阅相关知识点,并将这篇文言文改成白话文的人物传序,然后在展开自主阅读,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解读文本内容。相信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能够使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中心思想,同时还能够掌握古代散文文体写作方法,以此促进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提升。[3]
三、挖掘教材整合资料,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构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课堂需要我们打破常规教育理念的束缚,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中的有限资料,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将课内外资料有机结合到一起,深入挖掘文本内容中的含义与价值,以此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并能够充分感受我国语言文化作品的博大精深。当前我们在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还要有意识地融入与文本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以此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进而使学生能够了解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以此将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不断提升上去。比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的时候,这篇文本内容选自于我国的四大名著,那在课堂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地为学生展示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从而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红楼梦》的文学作品地位和其独特价值。然后我们在将班级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选用自己所喜欢的方式展开阅读活动,当阅读完文本内容之后在选出一名小组代表总结阅读内容的大意,以此为后续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林黛玉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心理等,并精读文本内容中描写环境的段落,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多层面理解文本内容。在课后我们还要鼓励学生积极阅读我国四大名著,从而进行文化延伸,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能够使学生充分感知我国传统文学作品的价值与魅力,同时还能够将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不断提升上去。
结束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高中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逐渐被体现了出来,所以,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高中语文从教者我们需要打破常规教育理念束缚,立足于新课标背景下积极为学生打造核心素养课堂,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不但能够快速内化课堂所学知识,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综合发展,以此为学生以后更好地成长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永文.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高效課堂构建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14):18.
[2] 王绍远.浅析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文信息.2019,(5):184.
[3] 吴凤仙.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刍议[J].语文课内外.2018,(25):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