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深度学习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建构游戏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综合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游戏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实践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幼儿的建构游戏为切入点,探讨了有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
DOI
作者王蓉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6期
出版日期2023-08-0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

王蓉

湖南省溆浦县幼儿园

摘要:深度学习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强调培养幼儿的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建构游戏是一种具有操作性、综合性、互动性和自主性的游戏形式,可以为幼儿提供实践和合作的平台,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幼儿的建构游戏为切入点,探讨了有效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深度学习、建构游戏、问题;对策

引言:深度学习是提高幼儿学习质量和促进幼儿园教育转型的核心要素。它建立在浅层学习基础上,旨在培养幼儿高阶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建构游戏是一种受幼儿喜爱的创造性游戏,对幼儿的动作、社会和认知发展都有积极影响,与幼儿的深度学习密切相关。然而,在实际的建构游戏中,幼儿的深度学习往往难以实现。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建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干预行动提高幼儿的深度学习水平,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一、当前建构游戏中幼儿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建构游戏中存在着材料不充足的问题。建构材料对于幼儿的深度学习至关重要,而目前的情况是,幼儿园提供的材料各类和数量有限,很少会增加或更换。有些辅助材料如牛奶箱都是我们老师自己带来的,孩子们如果材料不够用,只能用这些纸箱代替,但仍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很多幼儿在游戏开始后不久就发现材料已经用完了,导致他们的建构活动停滞不前,甚至有些幼儿选择放弃。此外,幼儿园提供的材料多为积塑、积木类和废旧材料,而且大、中、小班使用的材料基本相同,缺乏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提供适宜、新颖的材料,缺乏层次性。部分材料对于幼儿来说过于熟悉和简单,缺乏吸引力和挑战性,导致幼儿的游戏内容缺乏新意,阻碍了他们深度学习的发展。

另一方面,指导支持不够深入。教师的有效指导可以为幼儿提供解决问题的支持,促进他们高阶思维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次数较少,提供的指导也比较零散和随意。在制定建构计划阶段,虽然教师在玩伴、主题和材料选择等方面给予了幼儿足够的自由,但由于缺乏教师的介入,容易导致幼儿盲目跟从和随意计划,不利于他们对建构游戏的深入探索。在准备经验方面,教师主要通过让幼儿观看图片和进行交流讨论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经验,拓展途径相对单一。在选择搭建物体时,幼儿倾向于选择常见的物体,或者偏好于最近学习过的典型事物,导致建构主题单一且重复率高,难以产生其他新颖独特的想法。所有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幼儿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形成。

二、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对策

(一)提供多样化的建构材料

为了促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建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包括不同材质、形状和大小的物品,如积木、穿珠、拼图、磁性玩具等。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材料,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发展空间意识、手眼协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还可以定期更换部分材料或根据游戏主题提供新的材料。这样做可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避免游戏内容单一和重复。例如,当幼儿在建构游戏中表现出对某个主题的浓厚兴趣时,教师可以提供与该主题相关的新材料,以帮助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

(二)营造自主探索的环境

为了促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环境。这意味着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自由选择游戏主题、材料和同伴的机会。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决策,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提供支持和帮助。同时,教师应该与幼儿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教师可以通过问问题、倾听和观察来了解幼儿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基于这些了解,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幼儿深入探索和学习。

(三)促进合作与交流

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幼儿可以与同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创意,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深度学习,同时提高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小组活动,鼓励幼儿互相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帮助幼儿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加强游戏指导

1. 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教师应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提供与其相关的建构材料和主题,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主动性。

2. 观察和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包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和策略等,从中获取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3. 制作观察量表:教师可以制作观察量表,用于观察、记录和分析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行为,以便判断他们是否发生了深度学习。

4. 给予必要的指导:根据观察结果,教师可以给予幼儿必要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拓展思维,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

5. 采用间接指导策略:教师应尽量采用间接指导策略,让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过度依赖教师,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五)完善游戏评价环节

1.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鼓励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互评,培养他们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促进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发展。

2.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如口头评价、书面评价、绘画评价等,以满足幼儿的个性化需求,避免统一标准化和表面化的评价。

3. 多元化的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建构作品的美感和完成度,还要关注幼儿在建构过程中的思考、探索和合作等方面,全面了解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

4. 提供具体的评价反馈: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给予具体的反馈,指出幼儿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建议,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完善的意识。

5. 建立评价记录和展示机制:教师可以建立评价记录和展示机制,记录幼儿的学习成果和进步,让幼儿和家长能够了解和欣赏他们的努力和成果,增强学习的动力和意义感。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是幼儿主动的,投入的,兴奋的一种学习状态,深度学习是促进幼儿多元发展的有效方式。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建构材料,营造宽松自由的氛围, 加强游戏指导,完善游戏评价环节等措施,促进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深度学习,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乔红.在户外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 2022(7):185-187.

[2]郭赟.深度学习视野下幼儿建构游戏的组织与开展策略研究[J].读与写:中旬, 2021(12):0352-0352.

[3]伍春虹.路径探究:深度学习视角下幼儿建构游戏研究[J].师道:教研, 2022(7):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