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科独进走向学科融合
——中职"烹饪专业+语文"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与思考
李湘琴
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 214153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跨学科融合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积极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的新模式。该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还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本文以“烹饪专业+语文”为例,探讨了中职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期为中职教育的跨学科融合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烹饪专业,语文教学,跨学科融合
一、中职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优势
1.弘扬传统文化
烹饪专业本身就是一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学科,它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如食材的选择、烹饪技法的运用、菜品的命名等。而语文教学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文字、文学等形式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因此,将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可以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的魅力。
2.拓展知识面
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美食文化。语文教学中涉及的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等往往与美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学习和解读,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美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同时,烹饪专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
3.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将烹饪与语文结合,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例如,在烹饪课程中引入文学作品中的美食描写,让学生尝试根据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制作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同时,语文教学也可以通过引入烹饪元素,如让学生撰写菜品介绍、制作流程等文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促进学科交叉
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科交叉,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通过将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融合起来,可以培养出既具有烹饪专业技能,又具备语文素养的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二、中职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融合的实施方法
(一)整合实践教学资源
寻求语文与烹饪专业的契合点,研发结合两者特色的系列教材和课程。例如,校本教材《赏诗词,学烹饪》以诗词文化与烹饪专业的融通为教学契合点,将历史上经典的饮食诗词歌赋与地方菜品相结合,形成了文化专业兼容的教学内容,既涵盖了语文教学中的文化知识,又包含了烹饪专业的技能教学。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首先选定一些代表性的诗词作品,例如《诗经》中的《周南•芣苢》、《楚辞》中的《大招》等,这些作品描述了古代的美食和烹饪方法。然后,将这些诗词与地方的特色菜品相结合,比如在讲解《周南•芣苢》时,可以介绍慈溪地方的特色菜品“芣苢豆腐”,让学生在学习诗词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地方菜品的文化背景和烹饪方法。此外,在编写教材时,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将诗词作品、菜品图片、烹饪步骤等有机结合,让学生在阅读时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知识内容。
通过这种整合实践教学资源的方式,可以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二)创新教学方式
创新教学方式是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融合的重要途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往往侧重于单一学科的讲授,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叉与渗透。为了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我们需要打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方式,将语文教学与烹饪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例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和兴趣特点设计新颖独特的导入语言或活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教师可以结合烹饪专业的特点,这样设计导入语:“同学们,我们都知道荔枝是一种美味的水果,它的口感、色泽和香气都让人陶醉。而在烹饪中,荔枝也是一种重要的食材,可以为我们的美食增添独特的风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这篇课文,一起来了解荔枝的魅力。
此外,慕课也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网络上自主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利用慕课平台,让学生自主学习与烹饪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可以开设一门名为“诗词文化与烹饪艺术”的慕课课程,通过视频讲座、在线讨论、互动测试等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诗词文化和烹饪技能。
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我们可以采用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让学生在更加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这也符合教学大纲一再强调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以美食写作为纽带
烹饪专业中与学生职业岗位联系最紧密的当属烹饪技术课。在烹饪的过程中,不仅涉及到烹饪方法、步骤和工艺,更需要融入情感和文化元素,让美食令人“烹”然心动。为了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可以采用美食写作这一桥梁,通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1.选定特色食材,开展美食制作活动。教师可以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食材,如家乡特产杨梅,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杨梅的文化典故、诗词和基本常识。然后,让学生结合现场“杨梅宴”的制作过程,拟一道有创意的菜名,并写出制作流程和要点。通过小组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2.结合烹饪专业课程,开展综合实践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烹饪专业课程,设置一些涉及语文知识的任务或项目,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项目的过程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例如,在烹饪专业课程中设置一道以家乡特色食材为主的菜品制作任务,让学生结合家乡文化和个人情感,撰写一份美食推介词或制作流程说明。这样可以实现语文教学与烹饪专业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通过美食写作这一桥梁,可以实现烹饪专业与语文教学的融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食材文化和撰写美食推介词等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加深对中华美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丁玲苹.教学无界化,学科互融通——以语文"+烹饪"为例浅谈中职语文学科融合教学实践[J].职业, 2019(36):2.
[2] 张艳荣. 浅谈中职烹饪专业语文阅读教学[J]. 科教导刊, 2020, (1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