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摘要】摘要: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现状表明,学生们在学习单词及短语时难度相较于其他内容来说会更大。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表示除了机械记忆外,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学词汇时除了死记硬背,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另一部分学生表示学过单词的语音和语义后,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这些词汇。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做到两件事,一是重视词汇学习方法的教学,二是在加强单词语音、语义教学的同时,重视单词应用方法教学和单词学习与听力、阅读、写作学习的联系。
DOI
作者王萌
出处《时代教育》2022年8月16期
出版日期2022-12-08(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王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和平镇宏升中心学校 

摘要:初中英语教育教学现状表明,学生们在学习单词及短语时难度相较于其他内容来说会更大。究其原因,一部分学生表示除了机械记忆外,没有其他的学习方法,学词汇时除了死记硬背,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而另一部分学生表示学过单词的语音和语义后,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这些词汇。所以在词汇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做到两件事,一是重视词汇学习方法的教学,二是在加强单词语音、语义教学的同时,重视单词应用方法教学和单词学习与听力、阅读、写作学习的联系。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1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重要意义

1.1丰富词汇教学形式

由于以往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方式较为单调,且词汇孤立,为此教师巧妙地使用思维导图,能够将不同词汇与语句加以联系,提升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兴趣,并且强化学生对英语词汇的准确应用能力与记忆水平,为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奠定基础。也就是说,英语教师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以突出的主题、形象的图示及恰当的颜色与线条,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具体、绘声绘色,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英语词汇教学的形式。与此同时,教师在进行实际的词汇相关知识讲解过程中,也会因为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思路更加清晰,从而实现英语词汇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明显提升。

1.2增强英语词汇归纳

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上课时能够听懂相关知识,但在课下却出现“不会做”的现象,其原因在于学生缺少对知识点的归纳,仅仅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形成短时记忆,这样便无法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便可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的知识点,而教师在板书上记录关键词,构建简单的框架,并标注不同的颜色,来深化学生的印象与记忆。这样一来,当学生学习某一节知识后,就能利用思维导图展示学习成果,以此来有效地归纳与总结所学的英语词汇知识,同时便于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发挥出自我测评的作用。

1.3降低学习词汇难度

通常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会出现两个误区,其一是学生过于注重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句型,而忽略文章的整体结构;其二则是学生重视对课文的背诵、默写,但却对文意缺乏理解。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英语词汇学习各个部分的难度没有准确的把握,所以便会陷入误区。因此,英语教师运用思维导图,便可以帮助学生更为清晰地看到所呈现的知识点,展示出整体的结构与框架,这样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就能更加熟练地掌握重难点知识,从而自然而然地降低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难度。与此同时,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往往无法快速理解较为深奥的文章,这样对词汇的学习便会形成一定的障碍,而思维导图通过运用图片和关键词将文章加以串联,更为全面地把握文章内容,这样便能确保学生学习词汇时更加容易,随之词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2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词汇记忆能力

2.1.1借助思维导图开展词根教学

所谓“词根”,就是一个单词某一核心元素的组成部分。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学习经验,在记单词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单词都会存在某些一致的成分,而这些成分就是词根的具体体现。基于此,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将词根列入思维导图展示内容,引导学生将词根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进行记忆,并在后续的单词记忆过程中根据单词的词性或读音推断词根的类型,进而提高自己记单词的速度和准确率。即将词根作为思维导图绘制的中心模块,然后沿着某一关联原则绘制与之相关的下一层分支,从而形成词汇网络。

2.1.2借助思维导图开展“积木”记忆教学

很多初中生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发现,不少单词虽然在词义上并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但是在字母组合结构上具有极高的相似度。针对学生的这一认知,初中英语教师可以采用“积木”记忆方法开展思维导图引导,也就是以相似的字母组合作为“积木”搭建核心模块和相应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已经记住的单词,通过“积木”的拼搭对新单词进行关联速记,从而使词汇记忆效果变得更理想。即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将需要记忆的单词作为中心词,然后从学生已知的词汇入手寻找突破口,形成下一层分支,以形成联系记忆。

2.2利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词汇运用能力

2.2.1在思维导图中完成场景构建

正如汉语在不同的语境下会有多种不同的具体含义一样,很多英语单词的词义也会随着使用场景的改变发生变化。基于此,在学生完成对单词基本词义记忆的基础上,初中英语教师应该在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多种语境,利用这些语境模块帮助学生深入体会单词具有的具体含义。即在绘制思维导图时,教师可以多场景的词汇为中心词,然后绘制不同分支以代表不同的场景,并在分支处采用图片或简笔画的形式呈现词汇对应的场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汇的延伸含义。通过这种模式,学生可以形成比较形象的基于基本词义的单词含义认知体系,从而方便他们在后续的练习和应用中灵活运用。

2.2.2在思维导图中进行词汇变形规律讲解

词汇变形规律的讲解一直是初中乃至所有学段英语词汇教学的重点项目,也是绝大多数英语教师必讲的教学内容。由于词汇变形规律较为复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在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这一方面教学时,初中英语教师要建立多个核心模块,分别展示不同方向的词汇变形规律,然后在每个核心模块的周围列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作为每个方向词汇变形规律的具体展示。

2.3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学生词汇发音

2.3.1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认识音标

音标教学虽然在很早就已经体现在初中乃至小学英语课程内容中,但是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于音标的理解和运用仍然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反而对“汉字标音”法情有独钟,这导致不少学生的词汇发音不标准。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初中英语教师要将音标教学和思维导图充分结合起来,以音标本身作为核心模块,将在对应音标的发音上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单词列为例子,并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进度加入一些在发音上比较类似的音标核心模块进行对比,从而使学生对音标的认识和掌握更具直观性和参照性。

2.3.2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掌握固定发音搭配

绝大多数英语单词发音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和汉语一样有着“一一对应”的联系,只不过这种对应的主体不是汉语中的“字”,而是单词中的“搭配”,因此掌握固定发音搭配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有很大的帮助。基于这一事实,初中英语教师可以借鉴之前笔者提到的词根教学法,将词根转化为“音根”,在思维导图中构建起若干个常见“音根”的核心模块,让学生通过认知这些“音根”并试读案例中的单词,感受、把握几种常见“音根”的读音,从而使学生在后续单词学习中只要看到包括这一“音根”的词汇就能推断出其大概的发音。

3结语

教育应当是一项有条不紊的工作,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梳理知识的脉络,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体系存在于学生的脑海当中,从而为他们日后进行灵活运用奠定可靠的基础。初中英语教师要切实认识这一点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教学诉求,在词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入思维导图作为主要教学工具,依托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各方面的词汇学习能力,并激发学生词汇自主学习的灵感和热情,有条不紊地把学生从过去单纯的机械记忆学习中解放出来。

参考文献

[1]牛晓宇,安宸.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学生英语,2021,(44):38.

[2]孙建斌.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校园英语,2021,(45):167-168.

[3]邵婷婷.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学生英语,2021,(36):52.

[4]朱振宇.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生英语,2021,(30):9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