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爱国主义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堂构建

摘要 【摘要】摘要:在中职的爱国主义思政课堂上,教师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以此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构建中,适时地引入爱国教育,让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不断地扩展课堂教学资源,依据学生具体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突破教学局限,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DOI
作者王丹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基于爱国主义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堂构建

王丹

武汉市东西湖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在中职的爱国主义思政课堂上教师要全面开展素质教育,以此来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在中职思政课堂的构建中,适时引入爱国教育,让学生感受民族精神,学习民族文化,树立正确的爱国思想。这就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不断地扩展课堂教学资源,依据学生具体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进而突破教学局限,有效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爱国主义中职思政课堂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时缺少爱国思想,并局限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学生对爱国情怀的深度思考。而且,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很少,并没有深入地把握教学内容,降低了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在这样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应该积极地探索爱国主义教育提升途径,以此来捕捉教育线索,深化学生情感体悟,养成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良好意识。

基于爱国主义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堂构建意义

教师紧扣时代主题,将学生放在教学的中心,立破并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很好地增加思政课堂的德育教育功能,还可以推动学生全方面成长。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下,才能够向明辨是非,明真理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够增加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让他们自觉成为时代新人,为我国民族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基于爱国主义背景下的中职思政课堂构建策略

深度研究教材扩展教学资源

教师为了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在开展爱国主义时,应该深入了解教材,不能局限于课本内容,而是要拓展教育内容。首先,在思政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政治时事开展教育。在之前的教学当中,学生缺乏对国内外政治时事的深入思考,不能正确把握国际以及国内的形式。为了更好地解决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精心地筛选一些典型的实事素材,以此来引导学生深入解析,不断提高他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夯实他们的爱国情感。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礼仪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或者融入传统民俗,都可以开启爱国教育。1我国是礼仪之邦,为了让学生深入学习礼仪,可以开展文明礼仪的教学活动。在活动开始前,给学生普及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知识,了解文明礼仪的重要性。学习礼仪基本常识,校园文明礼仪,面试礼仪等等。在校园文明礼仪宣传中,教师要重点传授尊师礼仪、课堂礼仪,仪表礼仪等以此来引导学生感受文明礼仪的气息。然后将不文明的行为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教育。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这些内容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只有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人礼仪,才能够突显个人魅力。教师借此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通过践行文明礼仪行为表示爱国。

提出教学问题引入深入思考

中职学生始终对爱国主义情怀缺乏正确的认知,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教师应该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摒弃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2在课堂上开启议题式教学以学生真实生活情境为主设置开放性思辨性综合性的探究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不断培养学生爱国情感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要回归与生活在设计议题时教师可以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及社会生活并创设情境设计问题链接调动学生学习思维思政课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地教学实地渗透爱国主义思想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还可以询问学生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以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怎样的力量在学生的人生理想重大选择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很好的培养他们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这节内容时就可以直接给学生引入为我国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例如袁隆平钱学森于敏林鸣钟南山等将他们的英勇事迹展示在课堂上袁隆平作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还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之父在国外留学结束后毅然决然回到国内为国效力将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二十年教师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爱国情怀以此来启迪学生进而形成正确的爱国思想,为以后的祖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局限

信息技术可以让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高效,尤其是在新时代的教学背景下,教师不仅仅要教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需要开启德育教育。在日常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德育教育效果,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爱国精神,要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利用罕网络平台,扩展教学资源,突破空间局限性。3在网络上给学生搜索感兴趣的英雄故事、影视资料、新闻资讯等教学素材、使用生动的素材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网上文化馆、微博等平台,搜索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自行学习爱国知识,进而强化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还可以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构建相对应的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对国情、社情的关注。以此来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在活动中真切地感受爱国之情,成为新时代的爱国者。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预防一般违法行为》这些知识点时,就可以在网络上给学生搜索,哪些是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并给学生观看相对应的视频,吸引学习目光。接着,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演讲活动,鼓励学生发自内心叙述自己的爱国情感。通过参加实践性的爱国主义活动,学生能够增加自身对爱国情感的体悟,更好地弘扬爱国情怀。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中职思政课堂上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品德和道德素养,需要教师站在多个角度开启教学,深入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巧妙地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来构建课堂。教师创设相对应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开启多耀华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不断地熏陶学生的爱国情感,让他们形成中国梦而奋斗的爱国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刘辉.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学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堂的路径探究[J].学周刊,2023(07):33-35.

[2]刘桂芹.立德树人视域下中职思政课堂主题式教学探析[J].品位·经典,2022(20):151-153.

[3]汤庭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J].试题与研究,2022(31):34-36.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