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韩炳全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初级中学校
摘要:历史作为连接往昔与未来的桥梁,其学习对个体提出了高标准,要求学习者秉持开放心态,掌握多样化的学习策略。跨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模式,旨在消融学科壁垒,促进知识体系的交融与拓展,从而塑造学生更为开放、全面的学习视野,确保学习路径的综合性与交叉性。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了跨学科资源整合的重要性,倡导激活学生思维,激励实践探索,并将核心素养的培育置于教育核心。在此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师需积极拥抱“融核跨界”理念,深入探索跨学科教学的精髓与价值,并据此制定实施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跨学科教学策略
针对如何有效利用跨学科实践优化历史课堂,教师们普遍关注并致力于寻找解决方案。他们遵循融核跨界的原则,通过一系列实践探索,提炼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策略:结合学生兴趣点设计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与需求定制内容,针对学生具体问题实施精准教学,广泛整合与丰富学科资源,借鉴并创新优秀教学案例,紧密对接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深度融合信息技术手段,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体系等。这些措施有效弥补了单一学科教学的局限性,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结合目标需求,展开跨学科探索
教师在规划跨学科教学时,需确立明确的学习导向,确保教学活动紧密围绕此导向展开。此举有助于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为例,本人与英语教师协同设定了“辉煌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引导学生围绕此主题展开预习活动,旨在达成初步了解唐朝文化并能具体例证的目标。基于学生的预习反馈与教材内容分析,我们进一步细化了学习目标,包括深入理解唐朝与日本的历史联系、评估唐文化对日本社会的深远影响、探讨友好交流对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熟悉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对外开放的历史意义,鼓励学生采用个性化方式传播中国文化。在明确目标的引领下,学生积极整理课本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史料画面,深刻体验了唐朝的鼎盛繁荣与文化的开放包容特性,掌握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多样形式,进而激发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受此激励,学生渴望分享所学,于是与英语教师合作,进行英语短文创作及对话编写,以英语为媒介,表达了对唐朝文化的深厚情感及对中外友好交流的美好愿景,从而圆满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探索任务。
二、融合信息技术,优化学科的融合
跨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旨在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僵化与局限,促进学科教学的全面优化。以“抗美援朝”教学为例,本人携手信息技术教育专家,在高科技教学环境中,利用PPT多媒体展示,生动阐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起因及进程,并深入介绍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志愿军英雄的光辉事迹,辅以上甘岭战役的影视资料,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与历史共鸣。随后,在信息技术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将个人感兴趣的抗美援朝故事、英雄形象等元素融入其中,实现了个性化表达与知识分享。这些由学生自主创作的网页作品,经打印展示后,成为课堂讨论的新焦点,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还促进了学生间关于抗美援朝历史的深入交流与理解,引导学生探索多样化的情感表达途径。此外,为丰富学习体验,本人还特邀音乐教师参与,以抗美援朝为主题,引导学生参与歌曲创作活动。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情感体验,还通过记录创作过程并上传至网络平台,转化为可共享的学习资源,进一步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多元、立体的学习路径。
三、多元化评价,增强跨学科的效果
多元化评价体系在塑造学生行为、促进自我反思与成长方面展现出显著价值。在跨学科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多元化评价策略,能够显著提升学习成效与质量。以“经济与社会变迁的探索”为例,历史教师携手美术教师,设计了“发现之旅:经济变迁与社会风貌之美”主题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探索中国近代以来经济结构的转型及社会生活面貌的演变。评价过程综合考量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热情、理解深度及知识应用能力,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与公正性。活动中,美术教师引入了丰富的视觉材料,如历史老照片、精美画作及艺术品,引导学生共同品鉴,感受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多维体现。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多元评价模式,不仅丰富了评价维度,还促进了学生间的友好交流与思想碰撞。学生在欣赏旗袍、中山装等服饰时,纷纷赞叹其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审美理念,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一过程促进了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动与相互学习,有效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综上,跨学科教学强调了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有效缓解了教学内容碎片化问题,提升了学习的趣味性与吸引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构建知识网络,减轻了学习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在实施跨学科教学时,教师应积极应对教学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如内容趣味性不足、教学模式僵化等问题,通过创新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各学科优势,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助力其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传铭,庞美芹.初中历史跨学科融合教学初探[J].基础教育论坛,2024(12):81-83.
[2]桑芝霞.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思路[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4(17):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