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需要摆脱传统的束缚,朝着减负提质的方向发展。其中,提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探究力,要让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问的功能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启发思维、呼唤情感以及引领价值观。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并未完全发挥其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对策,以期丰富传统研究中关于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并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策略。
DOI
作者黄敏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及对策研究

黄敏

张北县张北镇树儿湾小学   07645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需要摆脱传统的束缚,朝着减负提质的方向发展。其中,提问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有效教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新课标倡导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探究力,要让学生愿意参与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提问的功能不仅在于提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启发思维、呼唤情感以及引领价值观。然而,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并未完全发挥其价值。本文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和对策,以期丰富传统研究中关于课堂提问的理论基础,并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参考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现状;对策

一、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

首先,有的教师提问目的不明确,难以把握提问的落脚点,问题表述过于笼统模糊,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学生对问题的重点把握不准,没有明确的思考方向,被叫答时,思路混乱,答案错误或不准确,提问效果较差,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其次,单一的提问方式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使用闭合性问题,这种问题只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然而,这种提问方式缺乏启发性和开放性,无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再次,提问时机把握不当。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对于提高课堂提问的效果至关重要。但调查却发现,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不能灵活地把握提问时机,提问较为随意。有些教师在导入环节提问过于频繁,或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快速融入课堂。事实上,导入环节提问有助于课程衔接,引起思考,但若次数过多,甚至占整堂课时间的三分之一,容易使课程重心偏移。

最后,课堂提问时间分配不合理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一些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时间分配不合理,导致一些学生没有机会回答问题。这会导致学生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而缺乏主动思考和参与。

二、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对策

1.精心准备问题,确保提问目的明确

作为语文课堂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方式,提问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因此,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应该精心准备问题,确保提问的目的清晰明确。要仔细考虑在课堂上应该提出哪些问题,并明确为何要提出这些问题,以及通过提问能够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重点知识,并加强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在这篇文章中,教师的重点是让学生从多个方面了解西沙群岛的富饶(如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并培养学生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段落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西沙群岛的海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2)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会呈现这样的特点?你可以从文中找到答案吗?

3)整段话描写了海水景色优美,还写了海水美的原因。作者这样描写的意图是想告诉大家什么?

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章中关于西沙群岛海水的描述,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呈现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学生的思考整理出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段落的结构和内容。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用“读、写、找”三个步骤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写下自己的观点,并通过查找文中的相关信息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例如,在上述的提问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仔细阅读文章,然后写下自己对西沙群岛海水的印象和感受。接下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文章中关于海水特点的描述,并解释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通过这样的步骤,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3.抓住合适时机进行提问

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教师需要找到最佳的时机来提问,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通常情况下,合适的提问时机有三个:首先是在课前提问,有趣的问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有疑问的地方提问,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攻克难题,掌握教学重点,以问题引导答案,解决疑惑;最后是在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提问。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有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设计问题来重新启动学生的思维,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例如,在教授《惠崇春江晚景》这首题画诗时,诗中的语言让学生对这幅画充满了期待,但当他们了解到这幅画已经失传时,他们感到非常遗憾。这时,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对美景的向往,引导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画笔重新描绘惠崇的画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画中有哪些景物呢?如果这是一幅彩色的水墨画,主色调会是什么颜色呢?除了主色调,还可以用什么颜色进行点缀呢?我们可以试着拿起画笔来画一画!”通过教师恰到好处的启发,学生不仅有了画面感,还亲手创作出了心中的《春江晚景》图。这样的问答不仅填补了学生因为这幅画失传而感到遗憾的空白,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

4.合理分配课堂提问的时间

教师应该合理分配课堂提问的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回答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随机点名的方式,也可通过小组讨论来分配提问时间。比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然后给每个小组一个问题,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讨论并准备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随机选择一个小组进行回答,确保每个小组都有机会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提供及时反馈和指导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应该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无论学生的回答是正确还是错误,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并提供正确的答案或指导。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例如,当学生回答一个问题时,教师可以首先给予肯定,称赞学生的努力和思考。然后,教师可以指出学生回答中的错误或不足之处,并给予正确的答案或指导。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补充或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反馈和指导,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重要环节。通过提问,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研究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改进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江家群.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3(20):194-196.

[2]胡晓芳.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实施策略[J].智力,2023(19):89-92.

[3]张雪.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7):188-190.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