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 【摘要】在新课标的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以层次性问题为导向、以整合性设计为核心、以情境化实践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性设计,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拓宽数学视野;通过情境化实践,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应用能力。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表明,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DOI
作者杨小丽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4年10月第20期
出版日期2024-11-19(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

杨小丽 

丰都县融智学校 408200

摘要:在新课标的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以层次性问题为导向、以整合性设计为核心、以情境化实践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策略。通过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通过整合性设计,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拓宽数学视野;通过情境化实践,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数学应用能力。这些策略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表明,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小学数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强调整体把握、系统设计和情境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标视角下,如何有效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以层次性问题为导向、整合性设计为核心、情境化实践为导向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期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全面发展,提升教学效果和质量。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共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与进步。

一、以层次性问题为导向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推动学生知识体系构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层次性问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从宏观视角把握单元整体内容,深入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升数学素养。教师应围绕核心知识点,设计具有层次性和深度的问题链,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引导他们逐步剖析、理解和掌握各个知识点,确保大单元教学的有效实施。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层次性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首先,教师可以提出基础性问题,如“你能回忆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加法运算规则吗?”以及“减法运算与加法运算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复习旧知,为新知的学习做铺垫。接下来,教师可以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如“在进行万以内的加法时,如何确保计算的准确性?”以及“当遇到需要连续进位或借位的加减法时,你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技巧。最后,教师可以设计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如“假设你有1000元钱,买了一件衣服花了325元,又买了一双鞋花了487元,你还剩下多少钱?”这类问题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加深他们对加减法运算的理解。

通过这样层次性问题的引导,学生不仅能够系统地掌握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还能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成长。

二、以整合性设计为核心推进大单元教学,完善学生认知结构

大单元教学强调将分散的知识点进行有机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分析教学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精心设计大单元教学项目,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完善认知结构,拓宽数学视野。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性”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整合性设计来推进大单元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图形知识,如线段、射线、角等,为三角形的学习奠定基础。接着,教师可以深入讲解三角形的特性,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内角和等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和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相关的生活实例,如桥梁、建筑等结构中三角形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综合练习和测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通过这样的整合性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特性及其相关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同时,这种教学策略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以情境化实践为导向进行大单元教学,增强学生数学素养

情境化实践是提升大单元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它能够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数学情境中,增强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结合单元教学内容,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大数的认识”单元为例,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大数的概念,提升他们的数学素养。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在模拟购物的过程中,接触和使用大数,从而感受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与大数相关的实践活动,如统计学校的人数、测量和计算大型建筑物的面积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大数的意义,掌握大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大数相关的数学游戏或挑战题,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对大数的读写和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同时,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大数的知识体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通过情境化实践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大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还能够在实践中提升数学素养,为未来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新课标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更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层次性问题、整合性设计和情境化实践等策略的实施,学生能够在宏观上把握单元整体内容,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并在实际情境中加以应用。这些教学策略不仅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未来,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有效的大单元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申晴晴.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4,(16):99-101.

[2]王琴.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学苑教育,2024,(26):61-63.

[3]高丽惠.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4,(30):81-82.

[4]顾志新.新课标视域下小学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J].教育界,2024,(20):80-82.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