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摘要 【摘要】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低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DOI
作者杨彩云
出处《中小学教育》2023年4月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11(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杨彩云  

张北县张北镇树儿湾小学    076450    

摘要:语文是小学阶段的核心学科之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参与度低等,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实践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

1.教学内容单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本上,过于注重知识点的传授和背诵,缺乏对语文学科的全面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单一的教学内容容易导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降低,学习效果受限。

2.教学方法陈旧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陈旧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学生参与度低

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如果教学内容缺乏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可能会失去兴趣,从而导致参与度低。另外,如果教师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如讲解和讲述,学生容易产生疲倦和厌倦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变得被动和消极,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都会受到限制。

4.缺乏个性化教学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有差异,但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没有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调整和差异化教学,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困难或失去学习动力。

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一)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丰富语文课堂教学

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除了教材中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与现实生活相关的话题,如社会热点、文化传统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了解社会和文化背景。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写作创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入一些多媒体资源,如视频、音频等,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探索和思考。

(二)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为了应对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情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和目标相关的情境来进行教学的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在教授《小马过河》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创设一个真实的河流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角色扮演或讨论,从而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进行互动和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法。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难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例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朗读和解析诗歌,然后进行互动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实践,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或任务,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例如,在学习写作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主题或情境,让他们自由发挥,进行写作实践,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他们提高写作能力。

(三)应用互动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创设有趣的学习环境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一环。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相关的内容,例如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等,以吸引学生的兴趣。通过与学生互动,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教师可以更好地设计课堂内容和活动,使学习更具吸引力。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游戏化学习等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例如,可以使用幻灯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来呈现内容,激发学生的视听感官,提高他们的参与度。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游戏化学习的元素,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参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比如,在教授《小蝌蚪找妈妈》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些与本课相关的动物谜语,如“小时穿黑衣,长大披绿袍,一位游泳家,说话顶呱呱。”让学生猜一猜。这种融入游戏的方式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活动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激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组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交流和学习,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是提高参与度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自主选择和阅读感兴趣的书籍,并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高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度的重要因素。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互信、尊重和支持的关系,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可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互动,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支持时,他们更愿意积极参与和思考,提高学习效果。

(四)开展差异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以《草船借箭》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级,并为其安排相对应的教学任务。对于优秀生,可以拓展知识,讲解三国时期的故事,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增加阅读难度,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习能力。对于中等生,可以让他们理解文章的意思,并进行概括总结,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对于后进生,可以降低要求,布置一些易于操作和完成的学习任务,如积累文中的生字词,了解文章大意,反思阅读经验,以此奠定语文阅读的基础。

通过差异化教学,教师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中取得进步。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于学香.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3(01):55-56.

[2] 杨永永.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3(06):159-161.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