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

摘要 【摘要】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引入了分层教学法,旨在通过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DOI
作者刘宗云
机构地区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
出版日期2023-09-27(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信息技术教学为例

刘宗云

四川省筠连县职业技术学校6452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引入了分层教学法,旨在通过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最大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个性化需求;分层教学法;应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概述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在教育领域内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它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旨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分层教学法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层教学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等因素进行分层,使得教师能够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其次,分层教学法增加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每个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和目标,从而更容易获得学习成就感。另外,分层教学法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和难度,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听懂、学会。最后,分层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从自己的错误中学习,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分层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

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存在差异,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首先,教师需要通过问卷调查、面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说,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提高层和发展层。基础层主要包括基础知识较差、学习主动性不高的学生;提高层主要包括有一定基础知识、但在学习中仍需要提高的学生;发展层则主要包括基础知识扎实、学习主动性强、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学生。

(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可以融入分层教学法的思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以Word软件的教学为例,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

1.基础层:要求学生掌握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创建文档、编辑文本、设置字体、段落格式等。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演示操作提问解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看演示后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多媒体功能,用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件,或借助一些多媒体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的印象。

2.提高层:要求学生掌握Word软件的较高级操作,如创建表格、插入图片、设置页眉页脚等。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给他们布置一些实际任务,如制作一份简历或一个宣传海报等,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发展层:要求学生熟练掌握Word软件的高级操作,如创建复杂表格、插入对象、设置超链接等。对于这一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给他们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或任务,如探究Word软件的某个功能或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等,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相关技能。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以上分层教学法的实践应用,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采用直观、简单的教学方法和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并建立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计算机硬件”这一章节时,可以引入实物展示的教学方法,将计算机硬件各个部分(如显示器、主机、键盘等)展示给学生看,并配以简单的讲解,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对于提高层和发展层的学生,可以采用一些较为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例如,例如,在教授“Excel表格处理”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方法,设置一个实际的工作场景(如制作一份公司员工工资表),引导学生通过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录入、计算、排序、筛选等操作,同时要求学生自行设计表格样式、调整数据格式、添加图表等,以达到熟练掌握Excel软件应用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等手段辅助教学。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的文字、图片、动画等元素进行生动的展示,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建立学习交流平台(如班级QQ群、微信群等),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交流和学习。教师可以在平台上发布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以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自主学习和复习。

同时,需要关注不同层次之间的递进关系。在适当的时机,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些更高层次的学习资源和内容,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教授Word文档编辑这一章节时,可以为提高层和发展层的学生提供一些更高级的操作技巧和文档格式设置的方法,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编辑的相关技能。

参考文献:

[1]张丹霞. “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25):104-105.

[2]司军宁. 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差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 学周刊, 2022, 第24卷(24):6-8.

[3]杨翔云. 分层学导式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 2022, (39):148-149.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