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数智化转型探索与实践
朱宏伟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烟草专卖局 743000
摘 要:在推动综合管理数字化过程中,绩效管理是关键要素和核心环节。但目前烟草企业绩效管理普遍存在考核指标“不可量”、考核过程“不可视”、考核维度“不细化”等管理难题。定西市陇西县烟草专卖局结合单位实际,通过数字画像,将月度岗位计划、岗位目标、绩效指标库、负面扣分、正面激励等绩效指标数据化,研究开发绩效考评数智化平台,推动绩效考评可量化、可视化及全员参与化,实现自我评价和组织评价双向对标,不仅开发了数据价值,还提升了管理效率。
关键词:数字化和智能化;数字画像;绩效考评数智化平台;管理效率
1 数字化转型概述
1.1 数字化转型概念和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或组织利用数字技术和创新来改变其业务模式、流程和价值创造方式的过程。
1.1.1数字化转型的影响
数字化转型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提高了企业内部流程的效率,降低了成本,释放了人力资源,使员工能够专注于创新和高价值的工作。
1.1.2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
一是领导力和愿景。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领导层的积极参与和明确的愿景,领导者应该具备数字化思维。二是技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需要可靠的技术基础设施来支持业务的数字化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三是数据驱动决策。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企业需要收集、存储和分析大数据。
1.2 烟草行业数字化转型概述
建设一体化“大平台支撑、大系统共治、大数据赋能、大服务惠民、大安全保障”的数字烟草。推进管理的流程化、系统化,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2 甘肃省定西市烟草系统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现状分析
2.1 定西市烟草系统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的做法与成效
定西市烟草系统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主要以目标管理的方式推进,分为季度、月度、年度3个考核维度,主要依托绩效合约书开展目标管理。但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管理体系过于重视结果,忽略了过程管控和基础性的常规工作,某种程度上会挫伤部分埋头苦干的基层职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各种“高光”“亮眼”的成绩面前,容易产生自卑感,错误的认为自己所干的日常性的基础工作没有多大意义,容易被组织和领导者忽略,一定程度上影响定西烟草高质量发展。
3 甘肃省定西市烟草系统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现存问题
仍是以目标管理、KPI管理为主的传统绩效管理,数字化技术运用程度较低,考核过程不可视等可控因素成为提升考核公平性和员工积极性的重要发力点。经对陇西县局绩效考评工作的具体分析,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以下5点。
3.1 考核指标“不可量”。对日常工作的考核,除了KPI指标外,还有一大部分工作无法用KPI进行衡量,还存在着“考核凭主观印象”“干好干坏一个样”等问题,尤其是综合部门及机关的定性工作较多,主观性较强,使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3.2 考核过程“不可视”。忽略了对绩效产生全程的考核、控制和监督,不仅使绩效管理人员无法实时了解工作进展、监督工作流程、及时发现问题和进行指标调整,员工也由于不能直观清晰地看到绩效产生过程,对考核过程和结果公正性产生质疑。
3.3 考核维度“不细化”。绩效管理部门于月末或季度末收集相应的绩效管理数据,进行结果评定,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对定性类的工作评价不准确,尤其是一些时效性较强的定性类工作,月末或者季度末才进行绩效考核,失去了现实意义,考评者也容易忽视时效类工作是否是按期完成的。
3.4 考核管理“不高效”。在考核评分上,常常采用绩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上级考核或者考核小组形式,仍未实现系统自动评分,产生大量的纸质化的考核资料,不仅造成考核管理效率低,还浪费大量资源和时间。
3.5 考核结果“不真实”。由于每个人的考核指标均不尽相同,绩效指标比较繁杂,存在干的工作多了,被考核的指标就比较多,被扣分的几率就比较大,用考核数据衡量员工的工作表现存在失真的风险,很难用数据综合体现员工的真实表现。
4 推进开发基层县级局绩效考核数智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六有、五每、四可”为目标,研究开发绩效考核数智化平台,实现绩效考评的数智化和闭环管理。
4.1 建立考核闭环“六有”。将年度规划转变为短期计划和可跟踪、可视化的员工绩效管理,形成“有目标计划、有任务分解、有跟踪督办、有考核评价、有绩效磋商、有结果反馈”的“六有”管理闭环。
4.2 细化考核维度“五每”。将工作进行颗粒化分解,管理者将精力更多的放在落实工作任务的过程管控上,管理者根据绩效指标库随时抽查阶段性需要跟进管理的指标,形成阶段性的绩效评价指标表,做到对“每一天、每个人、每件事、每个指标、每个结果”的考核。
4.3搭建管理平台“四可”。由以前的员工作为被考核者转变为自身考核的参与者和评价者,提升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从根源上解决企业从管理型向赋能型组织的转变,实现降本提质增效、内部高效管理运行、单位与员工的共同成长。
总之,运用大数据信息统筹、建构、分析,加深对员工绩效情况的数据收集和挖掘,分析员工绩效数据,对个体进行数字画像,了解影响员工绩效状况的原因,对提高员工的认同感和同心力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力求做到绩效数据信息化、平台开放化、分析综合化、评估可触化、过程可预测化、管理精细化、反馈实时化。
参考文献
[1]徐辉,《基于大数据的公共部门人员绩效提升与管理模式创新》《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
[2]孟小峰,慈祥《大数据管理 概念、技术与挑战》《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3年11期.
[3]谢康,夏正豪,肖静华.大数据成为现实生产要素的企业实现机制:产品创新视角【J】.北京:中国工业经济,2020,(5):42-60.
[4]徐辉,《基于大数据的公共部门人员绩效提升与管理模式创新》《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
[5]姜晓萍,马凯利《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