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摘要 【摘要】摘要: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例,探讨这六大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通过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内涵,设计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礼仪和精神内涵,促进他们的品德形成与文化认同。本文将阐述具体策略,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小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文化自信和良好品德
DOI
作者刘会娟
出处《教学与研究》2023年12月24期
出版日期2024-01-15(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文章正文

六大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

刘会娟

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区第二实验小学 471900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节日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价值观和道德伦理,是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本文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为例,探讨这六大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与实践。通过深入挖掘节日文化的内涵,设计富有创意的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体验传统节日的习俗、礼仪和精神内涵,促进他们的品德形成与文化认同。本文将阐述具体策略,分享实践经验,以期为小学生德育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通过本研究,期望能够进一步推动传统节日文化与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具有民族情怀、文化自信和良好品德的新一代小学生。

关键词:六大传统节日文化;小学德育教育;策略;实践

 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意义

1.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品德培养的积极影响

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有益补充和完善。例如,春节期间,家庭团聚、互相拜年、互赠红包等传统习俗,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孝道、友善、感恩等美德;端午节期间,赛龙舟、吃粽子等传统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勇气、团结和合作精神;中秋节期间,赏月、吃月饼等传统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诚信、感恩和家国情怀。

2.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文化认同和情感体验的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可以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到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学生在参与元宵节的灯谜活动时,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趣味,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在参与清明节的扫墓活动时,可以感受到祖先的敬爱和家族的传承,增强对家族文化的认同感。

3.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的培养意义

传统节日文化是集体性的文化,强调团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例如,在春节期间,学生可以参与制作和分发传统年货的活动。他们可以一起制作传统的年画、灯笼、窗花等装饰品,然后将其分发给社区居民,为社区增添节日的氛围。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体验到手工艺的乐趣,同时也能体验到为社区做贡献的成就感;在端午节期间,让学生们一起参与包粽子,学习传统的手艺,同时也能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乐趣。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会互相协作、分工合作,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二、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安排

1.开发传统节日文化资源

为了确保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有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我们应结合节日的文化内涵,编写适合小学生的教材和读物。这些教材可以包括节日的历史背景、传说故事、重要习俗、相关诗词等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增加趣味性和可读性。例如,在挖掘和开发春节传统文化资源时,我们可以介绍春节的起源、年兽的传说、贴春联、放鞭炮、舞龙舞狮等习俗,以及相关的诗词和歌谣。通过学习和阅读这些传统文化资源,学生可以对春节有更深入的了解,感受到春节所蕴含的团圆、祈福和新的开始的意义。

2.设计创意教学活动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验传统节日文化,我们可以设计创意教学活动,如手工制作、故事演讲、角色扮演等。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参与中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乐趣。例如,在元宵节期间,我们可以组织小学生制作灯笼和汤圆。通过亲手制作,他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宵节的习俗和意义。在清明节,我们可以邀请小学生讲述与先人有关的故事,或者扮演先人进行祭祀仪式,从而让他们更加珍视和感恩先人的付出。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节日活动组织

校园文化建设和传统节日活动组织是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传统节日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例如,在春节期间组织春节联欢晚会,让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学校可以邀请专业的文艺团队来表演传统民乐、舞蹈、戏曲等,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自己表演节目,如小品、歌曲、舞蹈等,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再比如,学校可以在清明节期间组织清明扫墓活动,让学生在祭祀祖先、缅怀先烈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前往附近的烈士陵园或祖先墓地,参加祭祀仪式,让学生在祭祀中感受到家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价值。此外,学校可以组织重阳节登高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学校可以带学生前往附近的山区或公园参加登高活动,让学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了解重阳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家校合作与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家校合作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是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邀请家长参与传统节日文化互动活动,如制作传统节日美食、手工制作传统节日饰品、传统游戏比赛等。这样可以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同时也能让孩子在亲子互动中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些家庭作业,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到传统节日文化的学习和体验中,如写传统节日日记、绘制传统节日图片、制作传统节日手工等。这样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参与和交流,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感受。此外,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家长座谈会或家长代表会议,邀请家长就学校举办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进行反馈和建议,了解家长的意见和需求,从而更好地开展相关活动。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制作传统美食、观赏传统表演等方式,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价值,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培养文化素养和传统道德情感。

综上所述,将中华传统节日文化融入小学生德育教育可以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和文化素质。需要注重课程设计、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作和传统节日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陈秋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对小学生德育发展的影响[J].天津教育, 2022(34):162-164.

[2]江静.基于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小学德育综合实践活动研究--以S校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23-12-01].

 

  • 相关文献